• 49阅读
  • 0回复

十年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07
第6版()
专栏:随笔

十年的变化
辛桦
北大西洋集团的气候在过去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叱咤一时的美国盟主现在丧失了自己的“威望”,而依靠美元和美国武器支撑的“大西洋团结”正在走向它的反面,为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所代替。
1949年大西洋公约签字的时候,正是美国利用马歇尔计划“援助”把战后虚弱不堪的西欧各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投靠美国的西欧各国统治集团的代表们对华盛顿老板和建立大西洋集团的倡议极力歌功颂德。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赞美北大西洋公约“是一件最卓著的历史性的事业”,它开辟了“一个合作和谅解的新时代”。法国的外交部长、著名的亲美政客舒曼欢呼美国充当大西洋盟主为西欧伙伴撑腰,他说这是西欧“在两次大战中一直盼望而没有盼到的事情”。继贝文之后担任英国外交大臣的莫里逊甚至在1951年9月大西洋集团理事会渥太华会议期间预言:“这样的一天终会到来,那时,北大西洋集团社会的各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国籍。所有思想上、旅行上、贸易上和彼此了解上的障碍都会消除掉。”
在大西洋集团初期阶段里,美国人在西欧资产阶级心目中保持着某种“威望”。1950年底,北大西洋军事总部成立之前,伦敦和巴黎的银行家和工业家像等待救世主一样等待着行将担任第一任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的到来,把他当作“欧洲的拯救者”。美国“新闻周刊”1951年1月8日的一期写道:“艾森豪威尔的出现将是一个戏剧性的时刻。他表现了像不久前福煦(第一次大战中的法国元帅)式的传奇般的品德。现在报纸上再一次充满了关于他善于把不同国籍的人们溶合成一个单位的才能和机智的报道。”
但是“团结”“合作”的誓言和华盛顿盟主的“声威”并不久长。从大西洋各国舆论中可以看出:随着国际间和平与战争两种力量对比越来越显著的变化,大西洋集团国家的基调变成了“分裂”与“混乱”,近年来更进一步发展成为对美国和大西洋集团本身的信心的丧失。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以后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英国工党议员克罗斯曼当时写道:杜勒斯的“大规模报复”和从“实力地位”谈判的政策已经最后垮台了。利用西方“优势”来迫使共产党人接受西方条件的这种想法“已经随着西方国家自称技术上优于落后的俄国人和中国人的说法同归于尽了”。他指出,作为美国“优势”的象征的艾森豪威尔“已经变成一个破灭了的神话”。“法兰西观察家”周刊写道,艾森豪威尔的“令誉”“再也不能抵消他的政府的破产”。
西德“世界报”指出,认为依靠大西洋集团可以“保证西方优势”是“很大的错误”。法国“国际论坛”周刊说:“在战略方面美国的保护不再是足够的保障,它只能使法国遭到来自可能的对方的原子反击”。法国“震旦报”说,“今后,欧洲势将掩护美洲。……欧洲各国决不能再被置于退却状态,甚至不参与重大决定。”
由此而产生的大西洋国家对美国领导的“信任危机”正在日益深刻化。1958年美国在中东和台湾海峡玩弄“战争边缘”政策失败而进一步声名扫地,结果西欧各国反对美国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情绪空前高涨。1958年11月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写道,在他访问过的法国、西德、意大利等九个西欧国家里,“没有一个国家发出赞成杜勒斯的声音”,西欧人非常担心自己“是被美国人抱着跨过无底深渊,而这些美国人却远不是可靠的走高空钢索的演员”。美国前驻苏大使凯南在同年10月间撰文指出,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人憎恨的国家”。
西欧对美国“不信任”的另一个方面是担心美国色厉内荏,在紧要关头会“出卖朋友”。“纽约时报”今年3月12日刊载基辛格的文章指出:在当前大西洋国家在东西方关系和柏林问题上步调的分歧中,法国和西德都在怀疑美国政策的“坚定”和“可靠性”,因为随着“苏联制成了远程导弹”,西欧对于美国的“力量”和“意志”所“抱有的信心已经大大动摇了”。
尽管艾森豪威尔在今年4月2日演说中空口吹嘘大西洋集团是“日益强大的团结的政治力量”,但是他的“盟友”们却描绘了一幅阴暗的图景。大西洋集团秘书长斯巴克在4月1日发表的文章里说,这个集团的真正弱点是它的十五个成员国的不团结。前大西洋集团军队副总司令、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纪念大西洋集团十周年的文章中说,这个集团两个基本问题是一不团结、二缺乏领导。“我们之中太多的国家只是名义上的盟国。我们是一团不能就如何达到我们的目标取得一致意见的国家”。
这就是大西洋集团在它成立十年之后所面对的重大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