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小学教员中根据成份培养骨干对不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10-19
第2版()
专栏:

  小学教员中根据成份培养骨干对不对?
问:阅贵报八月三日第五十号第二版“冀南行署指示小学教育纠正左倾偏向提高学生文化”消息内,在“对新提拔起来的工农出身的教员要加强其业务领导与文化学习,在群众中树立其威信,使之逐渐成为小学教员中的骨干”之下编者加了几句“这是错误的,让没有文化不起字的贫雇农作小学教员的骨干是开玩笑”,我看了以后,于是把原来的指示拿出来对了一对,又拿出冀南日报对了一对,冀南行署的原话正如贵报所载,但我领会的精神与贵报所谈有些出入。
在冀南行署原指示下面有这样几句“如果年龄太小程度太低者可送简师学习或组织短期师资训练班专门培养训练提高他们”。所以我领会的精神只要他能教学就要加强他的业务工作和加强他的文化学习,等他的业务工作加强了文化程度提高了,他自然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因此行署提出叫工农教员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再逐渐的(就是一步一步的)成为小学教员的骨干,那就不是随便抓住一个工农教员来当骨干,为了使下级不致出偏向,行署提出又不能勉强教学的工农教员可送简师学校或单独开训练班训练他们。这更是说不是单纯的“工农路线”,况贵报明白登载原文,却又加上了编者批语,我觉着编者批语与冀南行署指示没有什么矛盾,编者说“使没有文化不识字的贫雇农作小学教员骨干是开玩笑”,但是,没有文化不识字的贫雇农能否作教员呢?编者没有提。相反的冀南行署指示内明文指出文化程度太低者不能任教员,叫工农教员当骨干是在他业务加强了文化提高了威信建立之后,才成为可能。
如果说教员内不能有骨干与非骨干之分,编者可在这方面提出道理来(因为我对这个问题模糊),如果须要有骨干的话我觉着行署指示不是什么开玩笑而是正确的工作布置步骤,不知然否。     (瘦人)
答:你提出的问题应该这样认识:小学教员中不是不能有骨干,但冀南行署指示中所提的:“对新提拔起来的工农出身的教员,要加强其业务领导与文化学习,在群众中树立其威信,使之逐渐成为小学教员中的骨干”的作法是不对的。因为新提拔起的工农出身的教员,虽然成份好,但大多文化不高,教学经验不多,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还不可能成为小学教员中的骨干。小学教员中的骨干,首先必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业务能力而又工作积极负责,与群众有密切联系才行,成份倒是次要问题。编者对冀南行署指示所加按语,即从此精神出发,自然该指示中并没有说让“没有文化不识字的贫雇农作骨干”,但过去确有的地方的教育工作中存在有这种错误行为,而冀南行署指示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是不够的,因之仍然提出根据成份培养骨干的办法,但当时编者按语未分别解释,致使读者发生疑问,应在此一并说明。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