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生产队长陆巧生巧夺天工 蒸气育秧又早又快又好 大麻公社比往年提早一个多月插早稻 劳动力不够用的问题也因此顺利解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08
第4版()
专栏:

生产队长陆巧生巧夺天工
蒸气育秧又早又快又好
大麻公社比往年提早一个多月插早稻
劳动力不够用的问题也因此顺利解决
本报讯 记者尤淇报道:今年“惊蛰”,在浙江省桐乡县大麻公社吉字滨生产队队长陆巧生的试验田里,用温室蒸气育出的秧苗,开始了早稻插秧。像这样早的季节插秧的,在我国只有广东的南部地区。在浙江,“惊蛰”还是寒冷时节。插秧的这一天,公社各个管理区和生产队有四百多人来参观。
插下的秧苗看来很瘦弱,长不过四寸,颜色发黄带白,观看的人把这种秧苗拿在手里,又面对这样冷的天气,谁的心里都有一团怀疑。这样插的秧能活吗?浙江这么早插秧能行吗?
行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1958年春天,中共崇德县委(崇德县已并入桐乡县)号召全县多种连作多打粮,早稻的播种期需要提早。可是早播受到了自然气候的阻挠,寒冷阴雨,使秧苗烂了不少。由于插秧季节紧迫,崇德县委便号召全县农民一面补播谷种,一面作快速育秧的试验,以便赶上大田插秧,不违农时。这时,陆巧生采用蒸气催芽法成功了,使插秧提早七、八天。这种育秧法在全县推广了。之后,经过技术员沈禄富的继续试验,终于成为一套完整的蒸气催芽育秧法。具体作法是,把一间屋子加以密封,在墙的四边挖了地灶,架上锅子,就像一间简易澡堂那样。他把浸过的谷种匀铺在芦帘上,下面不用泥土,也不用肥料,只是每隔三小时喷洒一回热水,每天还把上下层的谷帘对掉一次。室内的温度控制在摄氏三十五度上下。这样,经过五天功夫,秧苗有四寸高了,就可以插秧了(不宜超过四寸)。去年沈禄富用蒸气育成的秧一共插了四十亩田,这种秧苗转青很快,发棵也快,夏收时每亩实打干谷一千零四十七斤,比一般早稻的产量高得多。蒸气育秧法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陆巧生在今年3月6日(即“惊蛰”)插了二分半田的蒸气秧以后,当时来参观的人都不敢说“好”。插上后的第二天,就碰上了一场重霜,把秧头都打焦了。后来参观的人,看到秧苗那样瘦,加上秧头焦了半寸,谁都不敢相信这些秧苗能活。但是三天后,秧苗转青了,比一般秧苗转得快,好似没有被霜打伤一样,它的生命力顽强得很!大麻公社党委书记孙俊子、副书记锺甫文,每天去观察这块秧苗的生长情况,看见秧苗在那样严寒的气候下转青,高兴得很。同时召集各管理区和生产队的干部到现场开会,
决定今年的早稻都用蒸气育秧法育秧。
3月12日,大麻公社的海卸管理区首先弄好四十八间蒸气育秧室进行育秧,到18日就开始插秧,比去年早插三十多天。
由于采用蒸气育秧法,不仅插秧季节抢早了,而且劳动力也大大节省了。过去侍弄一亩秧田,总共需要五十六个工,以一亩秧插五亩大田计,每亩大田就需要秧工十一个。这还是最低的估算。现在用蒸气育秧,用三十二个工就行了。每间育秧室的秧平均可插八亩田,每亩田只要秧工四个,只及秧田育秧所需工数的三分之一。而且蒸气育秧保证不烂秧,无需另加补育秧工。记者在4月1日到桐乡县大麻公社访问时,杭嘉湖地区的大部分秧苗还只有二三寸长,还要过半个月才能开始插秧;而大麻公社的五千亩大田,却已插了二千多亩,全部早稻在清明前后插完,这就比杭嘉湖地区的一般早稻田至少要提早二十多天。
大麻公社在今年年初制订早稻育秧、插秧期间的劳动力规划时,最头痛的是劳动力不够用;因为这个时候小麦、油菜需要追肥,桑园也要松土培育,还要突击积肥造肥。但是,实行蒸气育秧后,他们一面插秧,一面还有相当多的劳动力在培育桑园,在给油菜施肥,在大积肥料,还有一些人在搞副业生产,不像往年插秧时期那样忙乱。由于育秧室多,出秧日期安排得当,插秧的人也不用日夜苦干,天一黑就洗脚收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