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在编写我国历史时 如何打破王朝体系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08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在编写我国历史时
如何打破王朝体系的问题
如何打破王朝体系按照社会性质分期来写我国的历史,这是我国历史学界长期关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历来也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只是没有引起很广泛的讨论。我国历史学家翦伯赞,在“新建设”1959年3月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他个人的看法。
他不赞成对目前有些同志认为要打破王朝体系就连王朝的称号和王朝本身的历史,也要从中国通史中排除出去的见解。他说,第一、王朝的称号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尊重;第二、王朝称号是时代的符号,一个跟着一个出现的王朝,正是中国历史在其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第三、王朝的称号和公元和世纪一样,并不妨碍我们去发现历史的规律性;妨碍我们发现历史规律性的是王朝体系。
因此,他认为,“我们有权打破王朝体系,但无权任意删去王朝的称号,因为前者是史学家的观点,而后者是历史事实”。历史研究的任务就在从这些王朝的具体史实出发,通过对这些史实的分析概括,揭示历史的规律性。他主张在中国通史中采用公元和世纪纪年,但需要用王朝的称号加强时间概念的地方最好写上王朝称号,因为对于特定国家的历史来说,那个国家的王朝称号,比之公元、世纪是一种更明确的时代符号。王朝所指示的时间,不是一般的时间、空洞的时间,而是种特定的历史内容充实了的时间。写上王朝的称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说,也许有人说,王朝替我们在历史上划出了一些不必要的段落:有些王朝更替并不表现社会经济的变革,例如宋、齐、梁、陈就是如此;另一方面,在历史上应该划分段落的时候,王朝又没有更替,例如鸦片战争以前和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显然起了本质上的变革,而清朝并没有因为这种变革而垮台。这种情况就替史学家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认为史学家应该承担这种麻烦,从这种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中,找出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倾向及其规律性。他也不同意将帝王将相的活动,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以及传统上视为十分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沿革都予以删减。他说,以人民群众为主的历史,并不排除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正像列宁所说的“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行动构成的”,而这些活动家是包括帝王将相在内的。王朝的更替,在中国封建时期的历史中,画出了一条政治波动的曲线,这种政治波动不能不和社会经济有关,因此政治沿革也不能完全不讲,而讲沿革也是为了突出历史的主流。
继翦伯赞之后,“新建设”4月号又发表了唐兰的一篇文章,唐兰认为应该打破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很久传统的“王朝史体系”而不是“打破王朝体系”。作者主张以农民起义作为历史的主流,而把王朝放在这些起义以后来写,作者认为这样就既突出了农民群众的起义,也基本上能如实地写出王朝的历史事实。作者认为,如果把共和起义作为中国人民反抗统治阶级的第一次起义的话,到鸦片战争之前共有九次大起义。
一、共和起义。以后经过周宣王、幽王、平王、春秋、战国而至秦。由奴隶社会的崩溃经过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形成。
二、陈胜吴广等起义。以后刘邦建立了汉王朝。
三、赤眉等起义。以后刘秀建立了汉王朝。
四、黄巾等起义。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而至隋,经分裂而重新统一。
五、窦建德等起义。以后李渊、李世民建立了唐王朝。
六、黄巢等起义。以后经过五代分裂割据而至宋,重新统一。
七、方腊等起义。以后经过南宋和金分裂割据而至元,重新统一。
八、徐福寿韩林儿等起义。以后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
九、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以后满洲兵入关,建立了清王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