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早”“密”和培育壮秧、深耕、施足基肥不可分离 各项增产措施是一个整体 本报记者述评澄江公社孝友管理区的早稻增产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09
第3版()
专栏:

“早”“密”和培育壮秧、深耕、施足基肥不可分离
各项增产措施是一个整体
本报记者述评澄江公社孝友管理区的早稻增产措施
本报杭州8日电 记者金沙述评:提早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适当深耕、施足基肥,这些增产措施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必须密切结合。忽略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达到早稻丰产目的。浙江黄岩澄江公社孝友管理区在这几个方面注意了相互结合,增产措施就显得更加有力,大家争取大面积丰产的热情也分外高涨。
早播早插可以增加早稻产量,这在孝友管理区早已证实。澄江生产队去年有两块条件相同的田,其中一块田早播早插五天,每亩产量是七百五十斤;另有一块田迟种五天,产量就只有六百四十斤。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品种,同样的肥料,同样的管理,只因为播种时间不同,产量就相差一百多斤!在其他生产队也有这样的情况。因此,这个管理区的各个生产队今年普遍注意了提早播种。去年一般在清明后六天开始插秧,今年在清明前六天就开始插秧。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个管理区采用了各种方法。例如:少部分大田采用直播的方法;绿肥田采用边耕边插的方法。这样做,4月7日左右就插完第一批秧。
经验也证实了:提早插秧必须以培育壮秧、适当深耕、施足基肥和合理密植为基础。
“秧好一半稻”,这是每个农民都知道的。要秧好,就要做好两项工作:(一)选用穗大、粒多、粒饱、耐肥、高产的优良品种。去年的经验证明,亩产二千斤以上的早稻,都是选用了南特号等高产良种。孝友管理区今年首先注意选用良种。这个管理区的美丽生产队今年有70%的谷种是良种南特十六号、熊交、原子二号;30%是比较好的早粳。不好的种子,已经不再采用。不仅选用良种,而且在播种之前,还都经过了晒种、风选、筛选和消毒等工作。这些良种播下以后,发芽快,出苗齐。(二)精心培育壮秧。孝友管理区今年采用了半旱秧田培育秧苗。社员把这种半旱秧田叫做丰产秧田,因为这种秧田管理简单方便,秧苗生长茁壮。他们注意挑选有经验的社员负责培育,并建立了秧田管理责任制。负责管理秧田的社员,就像照顾自己儿女一样照顾秧苗。美丽生产队的华炳满担负管理秧田的任务以后,不但白天经常到秧田检查秧苗生长情形,就是夜里也要起来两次。正因为这样负责,当有极少数秧苗叶子发生黄斑时,华炳满就能很快发现,加以医治。有一次夜里,华炳满醒来觉着身上有点冷,就立刻动员四个社员一起去给秧田盖上席子,防止了霜冻。正因为如此,华炳满负责培育的秧苗都非常茁壮。
密植与不密植,合理密植与不合理密植,产量显著不同。孝友管理区去年曾作了这样的试验:在一亩田中,有二分是2×5寸密植,有二分是3×5寸密植。结果,前者的产量是一百九十一斤,后者的产量是一百五十斤。这也就是说:2×5寸密植的亩产量是九百五十五斤,而采用3×5寸密植的亩产量是七百五十斤。当然,密植程度要根据当地的条件来决定。孝友管理区根据土地等条件,分别采用了几种不同的密植规格,这样做是正确的。
要密植,就必须相应地深耕。对于密植和深耕的关系,孝友管理区的五星生产队的一个社员作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深耕就好像房基,密植就好像高楼,没有好的房基,高楼就修不起来;即使修起来了,也会倒塌。的确如此。去年的事实证明:深耕以后,早稻抗倒伏力增强,秕谷率降低,比浅耕的可以增加产量30%以上。孝友管理区正是接受了这个经验,今年进行了适当的深耕。根据到4月1日的统计,已耕的七百亩大田中,深耕六寸到八寸的约有五百多亩。而去年耕地的深度大部分是四寸左右。
要早,要密,还必须相应地施足基肥。去年早稻增产根本经验之一是基肥施得足,追肥施得好。基肥与追肥的比例是8∶2。因为早稻前期扎根、分蘖、长叶需要较多的肥料,这一时期还要为后期拔节、长秆、孕穗准备养料。基肥不足,追肥过多,往往会造成早期倒伏。今年的春花作物就提供了这样的经验:基肥足、追肥好的就长得秆粗穗大,没有倒伏;反之,就秆细穗小,倒伏现象比较严重。孝友管理区各生产队今年比去年普遍增施肥料30%以上。所施的各种肥料折合标准肥达六十担到七十担。少数生产队施到田里的肥料更多。美丽生产队同去年比较,增加一倍左右。因此,美丽生产队、五星生产队,现在还在继续捞河泥。他们计划每亩田还增施三十担河泥。
正因为领导干部和社员群众都明确地认识各项增产措施的相互关系,所以这个管理区在“抢时间、赶季节”的时候,紧紧地抓住密植、深耕等工作。领导上发现有个别队的密植不大符合规格,有个别队虽然注意了密植规格,但是插秧速度不够快,就立即在4月3日召开了现场会议,要各个生产队学习密植最好的和播种速度最快的两个先进生产队。参加会议的分支书记、生产队长和操作组长,都表示一定要赶上这两个生产队。
记者也看到一些地区,虽然对于“早”和“密”十分注意,但育秧、深耕、积肥等工作却做得比较差。这样,早插、密植的早稻就会站不稳脚跟,丰产也就没有可靠的保证。要确保早稻丰产,就应该像孝友管理区这样做,把各项增产措施密切结合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