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高产 少种 多收 山西省在改革耕作制度方面的一些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09
第7版()
专栏:

高产 少种 多收
山西省在改革耕作制度方面的一些体会
郭忠
在1958年我国农业生产大跃进中,山西省也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大量地推行了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的耕作制度。这个革命性的耕作制度,是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不同条件来推行的。但是,这种制度一经推行,就以雄辩的事实告诉人们:只要认真分析当地具体条件,在高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确定基本农田,并在基本农田中大兴水利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系统地贯彻执行农业生产八字宪法,我们就能以较少的土地,获取大量的农产品。这个事实,我们从中共山西省各县县委对“卫星田”、丰产田、一般田”的对比调查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共晋南地委调查研究室综合了该区十七个人民公社三万八千亩耕地的调查材料,其结果是:小麦,一般田的产量每亩平均一百六十斤,丰产田的产量每亩平均四百三十六斤,“卫星田”的产量每亩平均一千六百斤;玉米,一般田的产量每亩平均四百四十二斤,丰产田的产量每亩平均一千三百九十斤,卫星田的产量每亩平均八千四百一十四斤;棉花,一般田的产量每亩平均产籽棉四百二十七斤,丰产田每亩平均产量为九百七十斤,卫星田每亩平均的产量为一千五百四十五斤。像这样的调查材料,各地还很多,所有的对比材料都一致证明,采取丰产田、卫星田的耕作方法,农产品的产量就可以成倍、几倍、几十倍地增长。事实告诉我们,以少量的土地获取大量的农产品并不是空想,是有充分根据的。它给我们指出了一条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的道路。
形成浅耕粗作广种薄收耕作习
惯的历史根源
浅耕粗作、广种薄收是和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相对立的耕作制度。它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存在了很多年代。山西省也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在以往漫长的岁月里,一直采用着浅耕粗作、广种薄收的耕作制度。在所谓“不种百亩地、难产千石粮”的耕作习惯支配下,耕地是在盲目地扩大。浅耕粗作年复一年的采用,土壤丰度每况愈下,产量是又低又不稳定。这种状况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在旧中国的农村里,地主阶级占有了大量土地,剥削着农民,农民的生活异常贫困,过着一种“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因此,人们为了求生,采取一种掠夺土地丰度的办法,这是不难理解的。这种办法的具体表现是:土地中施肥量很小。据晋东南地区的统计,在解放前,每亩田仅上土肥五、六十担(担以一百斤计,下同),晋中、晋南地区,每亩田为二、三十担,晋北地区每亩仅为七、八担;特别是有些地区,有50%以上的土地根本不施肥料,采用“白茬下种”的办法。在投工方面,一般也是很粗糙的。由于60%的农民负担着债务,或租种着土地,形成了农民对地主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在农忙季节里,农民往往要为抵偿债务、租额或换取口粮,必须去出卖短工、月工、季工,有的还要为地主、富农、高利贷者进行无偿劳动。这样,就使农民在农忙季节中无法在自己的土地上投工。许多田间管理的工序不能进行,一般只有播种和收获两道工序,较好的对其它工序也是潦草从事。此外,水利建设,防治病虫害等工作根本无力进行。在这样一无肥二无工三无抗灾能力的情况下,土地愈种愈瘦,产量也就每况愈下,更难维持生活。农民为了谋生,涌向未开垦的土地上去开采新的荒地;地主、富农所经营的土地也因为劳动力价值便宜,不扩大生产方面的投资。这样对土地的丰度不断掠夺的结果,生产水平不断下降。所有这些就是浅耕粗作,广种薄收的历史根源。
高产少种多收的耕作制度是发
展我国农业生产的正确道路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以土地改革为内容的民主革命,以合作互助运动为内容的社会主义革命。经历了两大革命的巨大风浪以后,旧中国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民公社化以后,更给发展农业生产力提供了无比的有利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最近十几年来的历史事实,完全证明了这一真理。据山西省一百零一个农业社的调查,生产力一般较战前的1936年超过了50%以上。在生产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村中还普遍的采取了新的农业技术,比如:良种的选用,密植的推广,水利的兴修,病虫害的防治……等等。所有这些工作,都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但是,应该看到,所有这些成就仅仅是彻底改变农业经济面貌的开始。为了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在农业生产方面,彻底改革耕作制度。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后的有利形势下,在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中,经过广泛的试验证明,高产、少种、多收,是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一条正确的道路。继续采取浅耕粗作、广种薄收的耕作制度,像山西这样地区,不但没有像美洲开发时代那样大片的丰饶的草原,而且原有的耕地上有机质的贫乏,耕作层的浅薄,水土流失的严重,水利灌溉工程的缺少……等等,只能使土壤更加贫瘠化。采取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的耕作制度,不但可以在少量的土地上大兴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集中地贯彻执行八字“宪法”;同时,由于一部分耕地退耕后种肥田草,还可以大大地恢复土地的丰度。因此,由浅耕粗作、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的转变,是完全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它是有极为深刻的历史意义的。
高产少种多收耕作制度在实践
中显示的三大优越性
精耕细作和高产少种多收耕作制度的特征,首先是在高产的基础上少种,也就是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地逐步地建立基本农田制度。在基本农田中大搞基本建设工程,集中贯彻执行八字宪法,采用园田化的耕作方法,就能大大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样做,不但可以集中有限的资金、劳力、物力用在基本农田中,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短期内收到最大的经济效果;同时,耕地少了还创造了一种技术革命的形势,形势逼迫着人们去改变农业技术中的因循旧习,以革新者的姿态去贯彻耕作园田化、机械化、电气化等革命措施。沁县城关火箭人民公社的段柳生产队,1958年确定的基本农田为1957年总耕地的50%,在这样少量的土地上深耕的深度达到一尺以上,每亩施肥二万余斤,追肥四次;此外,还实行了优种密植,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兴修水利等措施,结果,总产量由1957年的五十三万斤,提高到二百余万斤,增加了三倍。山西省像沁县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在基本农田中大兴技术改革,执行八字宪法,就是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耕作制度所发生的第一个变化。
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的耕作制度,还推动了“三三制”土地利用制度的实现。这就为林业、牧畜业、副业、渔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的制度实行后,使许多土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种植野生药材等,这是第二个变化。精耕细作既然可以用少量的土地来解决粮食、棉花和蔬菜问题,就有可能腾出大批土地来植树造林,种植牧草、肥田草、鲜花、果树、药用植物等;还可以利用灌区水库大量发展渔业。这样,我们就不仅会有比较发展的农业、林业,而且还会有牧畜业和渔业;不但有丰足的农产品,还有优美的生活环境;不但积极的利用了土地潜力,同时也大大的培植了土壤丰度。晋西北的五寨县,素有“边漠荒凉”之称。很多年来,这里一直就是风大天寒,地瘠民贫,水土流失很严重的地区。但是,在去年大跃进中,他们把原有的七十三万亩耕地,采取“弃坡留坪,弃梁留沟,弃旱留水,弃瘦留肥,弃远留近”的办法,确定了基本农田二十四万亩。他们把弃耕的土地,植树造林七万一千八百三十亩,种植牧草十万零四千九百八十亩,建立了五个牧场;并且完成水库、打井挖泉、打坝等工程的土石方一千二百三十余万立方公尺。这样,不仅给农业丰收创造了条件,也为渔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的耕作制度的实现,大大地节约了资金和劳力,这就会促进国家工业化和公社工业化的早日实现。这是它的第三个变化。许多调查材料表明,这种耕作制度是最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也是最高的。据山西省统计局对稷山红旗人民公社的调查:生产一千斤粮食,采用一般田的耕作方法,需要二十八个工作日,丰产田的耕作方法需要十个工作日,卫星田的工作方法需要八个工作日;一千斤粮食所需要的肥料,一般田为四万二千斤,另有化肥三十斤,丰产田为二万斤,另有化肥十二斤,卫星田为一万八千斤,另有化肥十一斤。从现象上看:种植卫星田、丰产田所用的劳力和投资都很大,似乎很不经济,但是仔细算一下,产量高了,平均在每千斤粮食中的人工和肥料却降低了。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种植丰产田、卫星田的成本比一般田低,而劳动生产率却是高的。在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农村中就可以有大批的劳力、资金转向国家工业化和公社工业化的方面去。这就会加快我国工业化的速度。
推行“三田制”可以避免改革耕作制度中可能遇到的减产危险
精耕细作,高产少种多收耕作制度的实行,既然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除了要求我们有实干苦干的精神外,还需要巧干。这个耕作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危险是:耕地减少了,精耕细作没有赶上去,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赶不上退耕土地带来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年来的体会,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三田制”。所谓三田制,首先是干部的试验田,这种田的耕作体现了领导干部、技术推广站的干部、农民三方面的结合,通过试验田,提出新的丰产指标与试验各种技术措施,取得经验,指导一般。其次是基本农田,也叫做大面积丰产田,它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总产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其三是退耕还林田,或退耕还牧田,退耕后修了水库的土地。这些土地,虽然种树、种草,或为水库所占用,但因为开始的一二年内,林草还很少,间作粮食作物,继续耕作、施肥,不但对林业牧草的繁殖有好处,还可以继续得到一部分粮食的收入,避免改革耕作制度中可能遇到的减产的危险。宁武县席麻洼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继续耕作的林地、草地,林木、牧草也生长的很好。他们在1956年六百亩土地上,种树五百五十亩种草五十亩。他们在这些田里实行了粮林、粮草混作,不仅使树木和草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还有一部分粮食收入。忻县地委调查研究室总结这里的经验时指出,他们这样做是三有利:退耕了土地增加了对基本农田的加工加肥,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这是一有利;退耕地中仍产粮食,这是二有利;退耕地继续耕作,种树种草长的快,这是三有利。总之,三田制给我们解决了推行高产少种多收耕作制度中的步骤与安排问题,避免了改革耕作制度中可能遇到的减产危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