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0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分配方式,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分配方式虽然取决于生产方式,每一种过时的分配方式,都随着过时的生产方式的消灭而消灭,新的分配方式,又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但是新的分配方式一旦产生,对于生产方式决不只是起消极的适应作用,相反,它对生产力的促进和提高,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是对立面的统一,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所以在确定分配方式时,就必须依据于生产方式的性质,就必须考虑到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才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以及人民公社的巩固和提高。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与资本主义的不劳而获,劳而不获,多劳少获比较起来,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不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并且也共同享有劳动的平等权利和平等义务,共同依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享有劳动成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种分配原则,是符合于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也是符合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它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条件下,是公平的、合理的。
承认按劳分配原则,实质上就是要承认差别。由于生产基础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有的生产基础好,经济发展水平高;有的生产基础差,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公社和公社之间,管理区和管理区之间,生产队和生产队之间,就有富裕程度上的差别。由于经营管理的不同,有的经营管理得好,有的经营管理得不好,所以各个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的收入,也就有着一定的差别。由于人们的体力、技术和劳动的不同,有的体力强,有的体力弱,有的生产经验多,技术水平高,有的生产经验少,技术水平低,有的劳动态度好,有的劳动态度不好,有的从事复杂劳动,有的从事简单劳动,有的从事脑力劳动,有的从事体力劳动,各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同,所以各个人的收入,也就应该有多少的差别。这些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承认它。同时也必须指出,这些差别的性质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带有阶级剥削和农业合作化之前由于农民内部阶级分化而引起的贫富差别的烙印。这是生产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引起的差别,这是经营管理上先进与落后的差别,这是人民内部在劳动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别。正由于有上述各方面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差别,因此在对1958年分配问题的处理,1959年分配计划的制定,都必须坚决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的要求,正确地制定有关的经济政策,并正确地执行这些政策。
今天我们承认差别,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正是为将来创造条件,消灭差别,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承认差别和消灭差别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有的差别是能够消灭的,有的差别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会永远存在,至多只能够把它缩小到最小限度。对于能够消灭的,就必须积极地创造条件,逐步地消灭它。如果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不积极地去消灭它是错误的。如果客观条件还不成熟,单凭主观愿望,人为地去消灭它也是错误的。
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看法,归根结底,不外两种。一种人认为,要消灭差别,就应该在人民公社中,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就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使富裕的社更加富裕,使不太富裕的社迅速地赶上并超过富裕的社。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公社之间、管理区之间、生产队之间的差别,以及由这些差别而引起的社员收入多少的差别,逐渐趋于平衡。无疑的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如果认为消灭这种差别,无须乎要什么过程,因而企图采取拉平分配的办法显然是错误的。其所以错误,就在于他们离开了生产的高度发展,采取了简单的办法。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
(摘自山西“前进”第四期社论:“按劳分配、承认差别”)
如 何 变 富
穷与富,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毛主席说:“穷则思变”。变就是转化,就是使穷转化为富、走向反面。在这里,首先要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穷与富。在解放以前,穷是被剥削阶级的穷,是多数人穷;富是剥削阶级的富,少数人富。解放后,情况根本不同了。生产资料已经掌握在劳动人民手里,成为集体和全民所有。穷富对立的阶级根源已经消灭了;但由穷变富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是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原来经济基础却极为薄弱,生产落后,虽然去年大跃进,生产了一千一百万吨钢,七千五百亿斤粮食,六千七百万担棉花,这是惊人的成就;但按人口平均,生产数量还不大,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第二,在生产的发展中,有些单位生产发展得快,摆脱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贫困状态也快,有些单位生产发展得慢,还没有完全改变原来面貌。可见穷富差别还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认识,这种穷富差别,与解放前的穷富悬殊是有本质区别的。解放以后,经过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生产大跃进,我国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与解放前比较,已有很大提高和改善,只是提高和改善的水平还有所不同。
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方法去解决,旧社会的穷富矛盾,是对抗性的,我们采取了武装斗争、变革社会制度的方法来解决。这种革命,已经取得胜利了。
在解放以后,由穷变富的道路,是组织起来的道路,是合作化的道路,是人民公社化的道路,是大跃进的道路,也就是现在走社会主义、以后走共产主义的道路。这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这种富是所有人都富,是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是少数人富裕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各生产单位之间,还存在差别,差别就是矛盾,但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解决这种差别的原则,从那些穷的单位来说,应以自力更生为主,充分发挥内在潜力,加上国家的支援为辅,迅速地把生产搞好,赶上富的单位,从领导上来说,对于穷的单位,应尽可能予以关照和帮助。帮助穷的单位,赶上富的单位,这是符合抓两头的领导方法的。抓两头,就是用先进来带动中间,同时帮助落后赶上先进,这样来推动生产向前发展,这种领导方法是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好方法。我们用各种方法,特别是要从干部、物质和技术等方面来帮助穷的赶上富的,是完全必要的。这样穷的变富,富的更富,我们农村的面貌,就会更快地改变过来。
有没有办法,使穷很快变富呢?有以下几种办法。
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关键首先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正如有些同志所说,千条万条线,政治思想工作是第一条线。这本来是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的。穷的单位,有些群众可能有特殊思想问题,如认为底子薄,有依赖思想等等。我们要针对这些具体思想进行工作。要教育他们下决心,立大志,在较短的时间赶上富的单位。只要有志气、有决心,局面很快就能够改变。毛主席所举的河北省遵化县的“穷棒子”合作社可作证明,我们安徽省有无数类似的公社也可作证明。我们只要思想工作做得深透,充分发挥群众的干劲和智慧,在经济上翻身不但可能,而且时间也不会很长。不仅一个穷的公社可以很快变为富的公社,一个穷的县也可以很快变为富的县。
第二,改造自然。有些地区和生产单位之所以穷,除其他原因外,往往由于多灾和土质不好。这些地区,要挖掉穷根,穷的社会根源已经解决,自然根源还没有根本解决,因此必须与自然作斗争,必须用大力兴修水利和改良土壤。水利兴修起来,土壤改良以后,水患就可以变为水利,坏地可以变为良田,不收变为多收,低产可以变为高产,总之,矛盾斗争的结果,不利条件必然向有利条件转化,这样穷就转化为富。
第三,技术改革。改造自然要改造得快改造得好,要达到花劳动力少、生产效果高,就必须进行技术改革,提高劳动效率。
除以上办法以外,那些较穷的单位,还应根据国家的统一计划和本单位的具体条件,多种一些高产、经济作物,发展多种经济和开展副业生产,使经济力量更快的增长。
我们要用很快的速度来使穷的单位变为富的单位,这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一场重要的斗争,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斗争,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伟大斗争。这不仅是这些单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全局的问题。
(摘自安徽“虚与实”第四期,李凡夫:“如何由穷变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