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文化交流日日新 兄弟情谊深又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3
第4版()
专栏:

  文化交流日日新 兄弟情谊深又深
  古诗谱出新友情
不久以前,莫斯科广播电台的电波传来了悠扬悦耳、动人心弦的旋律。清脆的女声沉思地歌唱: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音乐的旋律表达了一个人的深切哀愁,他在回忆在异乡消逝的永不复返的岁月。
播音员是这样报告这个节目的:“回乡偶书”,贺知章作词,皮丘京作曲。
二十六岁的苏联作曲家皮丘京,怎样会选上十二世纪以前的中国古诗来配曲呢?
有一次,皮丘京弄到一本“中国诗集”。在这以前,他从来没有读过中国旧诗。他深为诗中的人情味和形式的完善所感动了。这不是死气沉沉、徒供陈列的作品,而是抒情的优美的诗歌。诗中热血奔腾,我们二十世纪的人同样感到亲切。
他决定为中国古典诗词配一组歌。他一共选了十二首,现在已经编成四首,成为全组的第一部。其中包括戴叔伦的“转应曲”,李煜的“望江南”,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上面提到的“回乡偶书”。第二部前两首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和牛希济的“生查子”,已经快编完了。其余六首也可以很快完成。
苏联专家认为,这组套曲是皮丘京的巨大成就。作曲家亚历山大罗夫听了皮丘京的中国恋歌以后,给予很高的评价。
皮丘京并不是职业作曲家,至少目前是这样。他的专业是语言学,是国立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现在在“苏联科学院通报”当编辑,也就是说,他从事的是同音乐创作没有关系的工作。
但是,从童年起,他就热爱音乐。他自修学会弹钢琴。他在大学语言学系念书的时候,研究过音乐理论和历史。最后他才尝试著作一些曲子。
四年来,皮丘京一直在莫斯科中央作曲家之家的业余作曲班学习。
1955年,皮丘京作了一组儿童钢琴曲“在动物园里”。这组曲子很快就要由“苏联作曲家”出版社出版。他还给哥德的诗配了两首恋歌。(伊)
  布拉格的“鲁迅图书馆”
在布拉格古老的查理士桥畔,有一座东方学院,它是捷克斯洛伐克汉学研究的中心,附设有一个拥有四万多册图书的鲁迅图书馆。
到鲁迅图书馆参观的中国人都会感到特别亲切,因为在这里由于语言不通所造成的困难不存在了,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说中国话。这个图书馆是1951年东方学院院长、捷克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普实克访问中国回来后建立的,它为东方学院的汉学研究工作服务,同时也为一些懂得中文的爱好中国文学的读者服务,这里也经常有一些留捷的中国学生来借阅书籍。图书馆有两个不小的书库,一个书库中大部是中国珍贵的丛书,如万有文库、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四库全书的珍本、古本戏剧丛刊等。在这个书库里还陈列有许多已经译成捷文的中国书,如孙子兵法、孔子论语、聊斋志异、李白的诗集,以及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其中有毛主席的诗选,赵树理的小说等。另一个书库大都是解放后出版的各种中文历史、文学和艺术著作,各种中国的杂志和报纸,其中也包括有全套的“小说月报”和“新青年”杂志的合订本。这个图书馆的负责人说,他们十分珍贵这些很难再买到的杂志,因为它们记载了中国革命文学某一个时期的情况。
近年来,东方学院的汉学研究工作着重注意到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文学和艺术。特别是解放以来,中国文化事业的飞跃发展引起了捷克斯洛伐克汉学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因此鲁迅图书馆也大量添置近代和现代的中国书籍、杂志和各种资料,目前,鲁迅图书馆有三分之一是中国近代和现代的书籍。
这个图书馆的研究人员正在编写一本捷华字典,他们注意到中国文字改革的前景,因此这本字典也将有汉语的拉丁化拼音。
鲁迅图书馆还同中国国立北京图书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国立北京图书馆定期为他们寄去各种新书,他们也经常互相交换各种图书资料。
(林)
  “宝莲灯”在新西伯利亚
图片是我国舞剧“宝莲灯”最后一场的剧照,看来多么像是在我国的哪一个剧院拍照的啊!但是,这却是苏联的舞蹈艺术家3月9日在新西伯利亚歌舞剧院中演出时的一景。这次演出是中苏两国艺术家亲密合作的结晶。
前年秋天,苏联新西伯利亚歌舞剧院舞蹈团和乐队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作了访问演出,受到我国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演出期间,中苏两国演员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后来,苏联艺术家选了“宝莲灯”——我国优美的神话歌舞剧,作为他们的演出项目;我国艺术家则给予了多方面的协助。“宝莲灯”舞剧于是同苏联观众见面了。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