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谈“将才”单文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3
第8版()
专栏:

  谈“将才”单文生
一看见这个标题,也许大家会误认为我是来谈论军事问题的,其实不然。我只是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谈这个问题。
什么是“将才”呢?我以为这是指的领导才能,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工作都在内的。不管做什么工作,在大小不等的范围之内,总要有一些人担负一定的领导责任,他们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将才”。这样说来,“将才”毫不神秘,而是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可以遇见的。我们应该培养大批的“将才”,普及“将才”,使他们为广大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最早谈论“将才”的人不知是谁。据我所知,在中国古代有系统地谈论“将才”问题的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家——孙武子。这位春秋时代的军事家是否真的著了“兵法十三篇”,现在很难断定。但是,据考证,这部书十之七八是由后来的曹操依照孙武的零篇断简,加以删削补充整理而成的。这笔功劳应该记在曹操的账上,才是正理。
孙武自然是古代的大将才,而曹操比起孙武,却是更全面的将才。他不但是大军事家,而且是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在曹操整理的“孙武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可以看成是关于“将才”的定义。这就是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这个定义可以说是关于“将才”的最初的理论概括。这个定义的提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创举。但是,由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当然是不完全的,十分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因为历史前进了一千几百年,我们今天的将帅和士兵、将帅和将帅、士兵和士兵之间的关系,随着形成这些关系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管古人多么高明,他们无论如何是不足以与我们相比拟的。所以我们必须从今天的角度去重新研究古人的论点,加以批判性的诠释,吸取其中某些精华,而扬弃其糟粕,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在我们现在看来,所谓“智”,就是要求一个领导人员足智多谋,英明善断;要善于与自己周围的人交换意见,特别是要能虚心听取相反的意见;要善于观察形势,而又能当机立断。这样的领导人员不但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水平;而且要有丰富的实际斗争经验和各种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理论原则去指导实践,又反过来充实理论的宝库。
所谓“信”,这在现在看来,不但是要求领导人员能够以身作则,取信于民;而且要求领导人员说到哪里就做到哪里,忠实地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贯彻实现党的决定和指示,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不夸大也不缩小成绩和缺点,说实话、干实事,把我们对于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绝对负责精神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长远利益,与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统一起来。
所谓“仁”,在我们现在看来,这就是为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而不顾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的那种大无畏精神。对于真理,我们要无条件地服从,而对于一切违反真理的,就必须坚决进行斗争,毫不容情,毫不徇私。
所谓“勇”,这不但是要敢于负责,不怕困难,不因为工作受到挫折而垂头丧气,不怨天尤人,不退缩和逃避现实的艰苦斗争;而且要积极地为完成任务而奋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敢想、敢说、敢干,坚持革命到底。
所谓“严”,也有几方面的意义,就是说:对待一切问题要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含糊,不苟且,不模棱两可,不敷衍搪塞;在大是大非的面前,态度尤其要明确,立场鲜明而坚定,把是非的界线划分得清清楚楚,对于错误的决不妥协,对于正确的全力支持;在工作中要求严格,有赏有罚,纪律严明,并且抓紧督促检查,反对自由主义。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曹操相距一千七百多年,与孙武相距二千五百多年,他们那时候的经验当然远远不足以比拟于今天。我们更不是厚古薄今者流,绝对不会去崇拜古人,尤其不会去崇拜曹操。我所以说出这一篇话,无非是想做到古为今用,让现在的人们知道,古人早已注意领导的才能,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我们难道还不应该更加注意领导的艺术,培养更多的领导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服务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