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贵州汽车制造厂改革生产工具 产量提高五百倍 上海群星机械厂一人巧干三人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5
第4版()
专栏:

  贵州汽车制造厂改革生产工具
  产量提高五百倍
  上海群星机械厂一人巧干三人活
本报讯 贵州汽车制造厂第三配件车间油封组,把原来生产汽车配件——毛毡油封的二十道工序合成一道,大大提高了工效,使产品产量提高五百五十二倍,还节约了劳动力十九人、车床十台。
在没有进行改革以前,毛毡油封的二十道制造工艺大部分是手工操作,二十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一千一百六十只。去年年底,正在工人们着急的时候,跟班生产的干部冯惠感叹地说:“要是能把几道工序合成一道就好了。”这句话使生产组长池永铭心里一动,回去考虑了一夜,终于想出了做一个冲模,用冲床代替一些手工操作的办法。第二天,就和全组工人一起研究制造。经过几次试验改进,终于使冲模代替了八道工序,使产量大大提高。今年,产量计划又翻了几番,一季度就要完成十五万只油封,并且是全国性的计划产品,必须完成。于是,在2月中旬全组工人又进一步研究改进了冲模,并且想出了“一模多冲”的办法,使它代替了十道工序,提高产量两倍半。就在大家庆贺改进成功的时候,工人廖德松,兰以奇建议说:“要是加一个模子,搞成双模并冲,那不是更快吗?”这句话给池永铭又是个很大的启发。他想:冲模既然能代替十道工序,为什么不能叫它代替所有的工序呢。全组工人又一次研究了工艺规程,工人蒋道穆、贾新福等,还提出了很多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大家决心要把原来的二十道工序改成一道。池永铭就连夜和王肇云老师傅一起创造模具,终于做好一种能代替原来的二十道工序的模具。
3月22日,随着这种模具投入生产,连车床加工在内的十九道工序全部取消了。一季度国家计划因此超额108%胜利完成。
新华社上海13日电 上海市群星机械制造厂的工人,在赶制三百六十台破碎机中,平均每个人完成了三个多人的工作量,并且提前五天在本月10日完成了全部任务。
这一批破碎机是供应各地正在紧张建设中的洗煤工厂用的。按照这个工厂原有的制造能力,只能够完成40%的任务。工厂的领导干部就把完成这一任务的意义、措施和困难都向工人讲清楚,发动大家想办法。工人们纷纷贴出大字报,表示要提高生产效率,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他们还提出了许多有效措施,做到了每个小组都有革新,道道工序都有改进。小车床小组要车一千四百多只螺丝帽,一共需要五百多个工时,工人们合理调整了劳动组织,采取流水作业法,改进了刀具后,结果只花了一百多个工时,钳工小组把加工梢子的方法由锉改为铣,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十倍。
在制造这批破碎机的过程中,这个工厂的领导干部都分头深入车间、小组,抓薄弱环节,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比如破碎机上的一个零件,原来两班才能车一个,赶不上计划进度的要求。工厂党支部书记下车间以后,立即和老工人、车间干部共同研究,推广了旋风切削法,使加工速度大大加快,一班就能车十六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