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6
第4版()
专栏: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
  龚杰
在一个地区、一个县、一个公社,甚至一个生产队里,工作不平衡的现象是不断有的。但是,决不能因为它是不断的就不设法加以改变;不改变,就不可能使工作全面地迅速发展。正因为不断会发生不平衡,所以要经常力求平衡。平衡的方法不是挡住先进单位的去路,也不是把先进的和落后的在原有基础上拉平,而应该是使先进的更先进,使后进的以更大的速度赶上来。
这里虽然有种种客观条件,如自然环境、历史情况等等,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主观能动性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领导方面来讲,决不可忽视对落后地区工作的领导,而应该把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当作推动全盘工作前进的一种力量。
主观能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即群众的能动性和领导的能动性。群众的能动性是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的最根本的力量。可是,如果没有很好的领导,这力量就不容易发挥出来。有些地方之所以落后,原因正是领导力量薄弱。正像在田间管理工作中有时候需要对“三类苗”实行“偏水”“偏肥”一样,对工作比较差的地方,也需要分外加强领导力量。
人们往往愿意到先进公社、先进生产队去,在那里可以创造经验,指导全面。但是,我们更应当到生产和工作都较落后的生产队去,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区去,在那里同样能够创造出宝贵的经验,指导全面。在那里,能使干部得到更好的锻炼。最主要的一点是:那里的群众最需要干部去和他们一起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改变自然面貌。为群众服务,和群众一起创造新的幸福生活,是每个革命干部的根本职责,也是他们最大的愉快。衡阳地区的许多同志深刻理解革命干部的光荣任务。一位公社的副社长到一个连续三年遭干旱、经济基础薄弱的队去工作的时候说:“不怕工作落后,只要发奋努力,事在人为,就能赶上先进。”这番话说得有理。事在人为!现在的许多先进单位当初不也是在困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只要发奋图强,只要加强领导,后进单位是很快就可以赶上先进单位的,而且会共同在更加先进、更加富裕的大道上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