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九号和三号高炉超额完成上半月生产计划 鞍钢两虎将你追我赶双跃进 全钢都的钢、铁、钢材日产量大大超过第一季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7
第1版()
专栏:

  九号和三号高炉超额完成上半月生产计划
  鞍钢两虎将你追我赶双跃进
  全钢都的钢、铁、钢材日产量大大超过第一季度
新华社鞍山16日电 鞍钢九号高炉的利用系数在4月中旬头五天又跳到二点零八八,并且在14日创造了二点二一二的最新纪录;这就是说,每一立方公尺的高炉有效容积,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炼出了二点二一二吨铁。
九号高炉的竞赛对手三号高炉,在4月上半月有五天也突破了“二”的关,以平均零点零零一之差紧紧跟在九号高炉的后面。竞赛双方,互相促进,共同跃进,都超额完成了上半月的生产计划。
半个月来,两座高炉的职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拉锯”式的友谊竞赛。4月一开始,三高炉职工就向九高炉职工挑战。三高炉的设备条件比九高炉好,可是几个月来铁产量一直落在九高炉的后面。九高炉的职工沉着应战。他们吸取3月份的经验,迅速组织新的更大跃进,目标是突破“二”的大关。他们采用提高风温,降低焦比,少用焦炭,多装矿石等办法,使高炉利用系数在第一周里就从3月份的一点九一六跃进到二点零二。三高炉职工针对自己的弱点,加强团结,统一操作,改进了装料制度,消灭了悬料事故,也把高炉利用系数从3月份的一点七四五提高到一点九四二。
竞赛的第一个回合,三高炉虽然没赶上九高炉,可是却消灭了长期存在的悬料现象,为继续跃进赶上九高炉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在炉况顺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客观有利条件,加大风量,提高风温,从提高冶炼强度和降低焦比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他们在8日首先把焦比从头一天的零点六八九降低到零点五九七,每炼一吨铁少用了九十二公斤焦炭,当天的高炉利用系数就提高到二点一三○;10日,接着加大风量,把冶炼强度又从前一天的一点三二三提高到一点三四六。4月上旬末,九高炉按计划进行检修,减产了七百多吨生铁,因此三高炉4月上旬的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一点九七三,抢在九高炉的前面。
九高炉的职工完成了检修任务之后,立即急起猛追三高炉。他们在继续推行提高风温和降低焦比经验的同时,加强维护出铁口,珍惜每一立方公尺的热风,并且采用了多送蒸汽的办法,使冶炼强度继续提高,从而每天多装十八批料,每天增产五十多吨生铁。从11日到14日,一连四天高炉利用系数都保持在“二”以上,14日还达到了二点二一二;4月中旬前五天的高炉利用系数,平均为二点零八八。至此,九高炉又赶在三高炉的前面。
新华社鞍山16日电 鞍山钢铁公司职工开展的高产优质红旗竞赛如火如荼,在4月上半月把钢铁和钢材的产量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同第一季度的平均日产水平比较,钢产量增长了一千一百吨,生铁增长一千零三十七吨,钢材增长一千一百八十二吨。
鞍钢第二季度的生产任务更加繁重,钢产量计划比第一季度实际产量增加28%左右,生铁产量要增加30%以上,钢材要增加39%左右。为实现这个跃进计划,鞍钢各路钢铁大军意气风发,以火热的干劲展开了声势浩大的高产优质红旗竞赛,形成了厂与厂、矿与矿、车间与车间、炉与炉之间互相比指标比实现措施和比干劲的热潮。东鞍山矿烧结车间的职工迅速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技术,把烧结矿的日产量从3月份的三千八百多吨提高到五千四百多吨,为高炉准备了更多的“细粮”。炼铁厂职工在不断创造高产纪录的九高炉和三高炉职工的带动下,迅速地提高了生铁日产水平,4月上半月平均每天比3月份增产铁三百九十四吨。在炼钢方面,著名的青年团结炉上的职工,在4月上半月把平炉利用系数从3月份的九点八一提高到十一点八五。青年团结炉的竞赛对手——青年友谊炉上的职工,也在同时期之内把平炉利用系数提高到十一点八三。第一初轧厂的职工们,四破日轧万吨大关,并且在4月3日创造了轧钢锭一万零四百五十吨的纪录。第二中板厂、焊接钢管厂、制品厂等三个轧钢厂,也连创高产纪录,超额完成4月上半月生产计划。
进入任务更加繁重的第二季度以来,鞍钢的党政领导干部,始终以战斗的姿态,紧紧地逐日抓技术措施,抓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对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附图片)
我国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鞍钢,每日以大量的各种钢材源源支援全国各地生产建设的需要。这是无缝钢管厂正在生产无缝钢管。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