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田间会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7
第4版()
专栏:

  “田间会诊”
本报讯 四川省新津县太平人民公社在土壤普查工作中采取田间会诊的办法,有力地推动了当前的农业生产。例如这个公社的涧漕坝的一片小春三类苗,施追肥四次,但是不升级。普查工作组根据这一情况同公社干部和老农一起进行会诊,发现这块土地主要是土壤排水不良,以致土温低、空气少、麦根呼吸作用困难,土壤微生物也因此不活动,养分不易分解;另外发现这块地的土壤是强碳酸盐反应,可利用的磷酸含量少,而追的肥又缺乏磷质,因而小麦不分蘖,根不发展。
根据会诊结果,提出以下药方:一、追施干的粉状速效肥,如老墙泥加少量磷肥;二、集中在根部附近施肥,以提高土温,使养分溶解后,渗入土中;三、根外追施氮磷肥,以加强根部吸收能力。
对于彻底改造这块土壤,大家也提出了一些根本办法。根据涧漕坝为一袋形排水沟所围绕,灌溉水可由沟对岸渡水槽供给,所以将迂回的排水沟在接近处挖通,使水直接排走以降低地下水位,这样还避免了夏季洪水为患,保障渡水槽的安全。
经过这次会诊,既找到了当前的“药方”,也提出了比较长远的规划。群众说土壤普查队是“土壤医疗队”、也是“生产检查队”。温江专区很重视这个公社的经验,及时召开现场会交流和推广了这种工作方法。 (何兴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