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力求寸土不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7
第4版()
专栏:

力求寸土不闲
胡坚
湖南省各地人民公社在发动广大社员集体经营瓜菜等早熟作物的同时,也发动社员在宅旁的零星土地上种上瓜菜,力争寸土不闲。这种作法是值得提倡的。
常言说:“粒米成箩,滴水成河。”一块两块零星隙地,栽几兜瓜菜豆角,看来好像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可是,一个队一个公社聚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南县南红人民公社最近计算,全社的零星隙地,合起来有六千多亩。如果全部种菜,年产可达三十多万担;除全社四万多人每人每天吃一斤半鲜菜外,还可以有将近七万担供应市场。
“寸土不闲”,是我国农民勤俭耕作的好习惯。多少年来,农民总是利用田间劳动的空闲时间,在田塍塘坎、路边宅旁、空坪隙地种瓜种豆种菜种油料,不仅添补了口粮和蔬菜,增加了养猪饲料,还能补油料之不足。这是一件花工不多、占地不大、一举数得的好事情。公社化以后还应该继续这样作。人民公社的生产虽然同过去农业社比起来集体化的程度更高,但是并没有也不必要把路边、宅旁过于零星的土地统统由公社和它的生产队经营。公社和生产队的生产计划,只能包括主要的方面,大的方面。至于那些零星土地,应该发动社员去经营。他们对零星土地的情况摸得很清楚,知道在什么地方宜于种点儿什么作物。湖南各地人民公社在播种瓜菜等早熟作物的时候,各个生产队除对食堂、作业组布置了一定的生产蔬菜的任务,实行了“三包一奖”制度外,并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原则下,允许社员利用工余时间,在屋前屋后的小块空地上种瓜菜,而且规定收益归社员自己处理。这些办法是正确的,它既以搞好社、队的集体生产为前提,又充分地发挥了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和土地的潜力,对社会来说增加了许多物质财富,对公社和生产队说更大地发展了生产,对社员个人说又增加了收入,的确是一举数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