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谈“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7
第8版()
专栏:

  谈“笑”
  傅连暲
笑——是一种精神愉快的表征,它是由于引起发笑的某种刺激而招致的一种复杂的反射。这种反射反应,包括有笑的声音,和很多部位的肌肉活动,首先是面部肌肉的兴奋而“笑容可掬”;甚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笑不可仰”“捧腹大笑”,几乎全身的肌肉都活动了起来。
笑的反射,又主要是一种条件反射,就是说引起发笑的因素,主要是后天生活经历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神经联系,初生婴儿是很少可能发笑的。
因此能引起人发笑的刺激,可以是大家一致的,如看了剧团小丑的表演,只要不是“心不在焉”,就会对每个人发生作用,而引起“哄堂大笑”。但是引起发笑的因素,在很多场合则是因人而异的。剥削阶级以纸醉金迷荒淫无耻为可喜可笑,而在劳动人民眼中则认为可耻和引起愤怒的反应。又如我国人民把建立人民公社运动当作初升的太阳而无限鼓舞,万家欢笑,但在杜勒斯之流看来,则预感到末日将临不胜哀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一声声胜利的笑声,就是帝国主义战争贩子一支支钻心的利箭。
有人问笑对于健康有没有好处?俗语说:“笑一笑,少一少”,是对的么?
我的回答是:笑对健康有好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紧张劳动之余,大家娱乐一番,笑上一阵,大脑皮层里出现一个新的兴奋灶,而使由紧张劳动所引起兴奋的皮层区域得到休息;这就有助于恢复疲劳,增进健康。
笑是愉快的一种反映,与其说笑有助于健康,无宁说精神愉快对健康大有好处,更为妥当。精神愉快,可以使工作时头脑清醒,不至是抓东忘西;可以增进食欲,不至是愁肠满腹,难以下咽;可以使睡眠安稳,不至是辗转反侧,夜长梦多;病者愉快,有利于康复;老者愉快,则精力有加;这些都是好处。
一个人持有长时的愉快情绪是不容易的,非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思想不可,具有这种思想的人,即使在困难的时刻,也不是愁眉苦脸,垂头丧气,而是有克服困难的信心,看到了乐观的前途。毛主席咏长征过雪山的情景的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而不是描写雪山如何艰苦可怕,这就是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一个写照。个人主义者是不能长时愉快的,只有偶尔满足了他个人主义要求的一刹那才有得意的笑容,但是个人主义欲壑难填,很快又要转入到不满足的苦闷之中,因此对于个人主义者说来,短暂的欢笑无补于身体,而长时的苦闷确有损于身心健康。
在两种场合下,笑应该有所节制:
当工作进行之中(主要指脑力劳动的工作),大事喧笑是不好的。俗话说:“乐以忘忧”,乐不仅可以忘忧,而且可以忘工作。这也就是大脑皮层一部分兴奋,而诱导另一些部分抑制的道理。因此在工作中谈笑,就可能使工作发生差错,或者效率减低。
进餐中也不要大笑。因为正常吞咽时,会厌部能反射地掩住喉口,食物可以正确无误的进入食道;而大笑时这种掩盖的反射一时不敏,食物就有可能坠入气管,在这当儿,如果幸好来一个新的急剧咳嗽的保护性反射,把食物咳出来,也无大碍,这就是所谓的“令人喷饭”;如果这个“饭”“喷”不出来,就会发生不好的后果。当然这些只需加以注意就可以避免,并不使笑和精神愉快对人有益的意义减色。
有一位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朋友曾向我说:“中国人都是笑嘻嘻的。”我告诉他:“这是由于我们的人民解放了,作了主人,为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劳动,所以是愉快的。”笑声随处可闻,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普遍特点。
随着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节节胜利,人们将笑得越来越多,笑得越来越好;在笑声里,工作中一个个的困难将被克服;在笑声里,从一个跃进又到一个更大的跃进;在笑声里,我国人民一天天生活得更美好,身体更加健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