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7阅读
  • 0回复

温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7
第8版()
专栏:

  温暖
  维吾尔族 尤·赫捷耶夫
  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女。
——维吾尔谚语
人常说:“世界上最温暖的莫过于母亲的心。”我说,在首都,到处都能感到像母亲的心一样温暖的心。
当你刚一走进一个百货商店时,立刻有几张和蔼的笑容,满面春风地会聚集在你的脸上,不论你走近那个柜台旁边,一个亲切的声音就在你的耳旁响着:“同志,要什么?”他们会把这些东西堆满在你的眼前,任你挑选、任你询问,为你挑选每一种货物,细心地解释每一个问题。要是都不中意,他们就会向你建议:“同志,请您再到××地方去看一看。”
电车和公共汽车售票员同志们,他们整日在车上跑上跑下,为了乘客不走错路线,不倦地提醒乘客;你如果要转车,他们不厌其详地告诉你应转的车号,遇到老年人就搀扶他们上下车,遇到人生地疏的人则给他们解释应去的方向和车站。招呼给老年人让坐。在前一个时期,车子里还给你擦脸的手巾,还要给你说快板、唱歌哩!
在饭馆里吃饭,服务员同志们像接待一个亲人一样地热情,耐心地解释着每一样饭菜的内容,替你为吃快出的饭菜而出主意。饭菜已经端来了,他们还殷勤地周旋在你的身旁,不时地问你:“还要什么?”“慢慢地吃、别慌,”“汤冷了吧,我替你热一下去。”……要走了,他们又笑嘻嘻说:“把衣服穿好,坐会儿再走,小心着凉了。”……
听,这一切,多么像一个慈母关切的声音在你的耳旁响着啊!
每当我买一件东西走出商店,吃一顿饭走出饭馆,买几本书或杂志走出书店,我被这些善良的人们的温暖的心所震撼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地激荡着,像喝了杯葡萄美酒似的,血液在周身燃烧,心情是那么舒畅、那么激动,使我沉浸在无限的幸福感中。
当我回到宿舍里来或是夜梦初醒,我还是回味着这一张一张光彩的脸。他们温暖的心情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感受到新社会的这种温暖,使人又不禁想起旧社会的情景来:在那时候,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劳动者,要尝尽多少苦楚,要听得多少冷言冷语呀!剥削得来的财富使那些统治者那样地骄横,不把人放在眼里。少数民族,更是苦难重重。
而现在呢,祖国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母性的温暖和兄弟般的友谊。特别要是他们知道了你是少数民族时,那对待你又是分外地亲切恳勤,甚至那些破格的特殊地照顾,倒会弄得你自己尴尬起来。“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句话,虽然是老早就传说的,但其实,真正是在新社会才得到体现的。
前天,我的妻子从新疆来“远隔千里,希多保重。”其实,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处处都是温暖,处处都有亲人亲切的关怀。
我常费尽神思地思索着: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这样?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而且那么自然,那么真诚。是因为工资比别人拿的多吗?还是为了给商店多招揽几个顾客吗?我找出的答案的结论只有一条,就是我们伟大的党教育的奶汁哺育了他们,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裸裸地火热的心。
我们维吾尔族不是有句谚语吗?“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女。”,瞧,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中国共产党培育下的优秀儿女们。我从他们的身上感到了祖国的温暖,看到了祖国在大跃进诗篇中光辉的一页,尝到了大跃进美好的果实。
还有什么比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新社会更为幸福呢?还有什么比做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更为光荣的呢?
我们这些日子,都为西藏的反动上层集团的叛国行为而愤慨。他们的罪恶阴谋,就是企图把广大的劳动人民从祖国的怀抱里拉出来,拖入那永远被人民唾弃的黑暗冷酷的地狱里去,他们还妄想把人民当牛马骑。试想想看:谁愿意从幸福的天堂到地狱的火灶里受罪去,中国各族人民早已认清了自己应走的道路,在他们宽敞的前进大道上,中国共产党的光芒在明朗地照耀着,纵然有一小撮叛乱分子徒劳无益地尝试用衣襟遮住这个光芒,但是,人民绝对不会迷失方向。
普天下的树变成笔
普天下的水变成墨
也写呀写不完,
共产党的恩情。
这个流行在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民歌,虽然已经唱了好几年,但在今天,它依然还是那么新鲜,那么震荡着新疆各族人民的心。
祖国啊,可爱的母亲,祖国啊,各族人民幸福的摇篮!我们将永远紧跟着您走,我们永远维护您像维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即或是您的一块岩石、一撮土,我们也愿意标上记号,像雄鹰一样地盘旋着它,保护着它,绝不让任何的敌人碰它一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