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一定要揭开“雪人”之谜——访苏联历史学博士鲍尔什涅夫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8
第5版()
专栏:莫斯科通讯

  一定要揭开“雪人”之谜
  ——访苏联历史学博士鲍尔什涅夫教授
  本报记者 沈一鸣
在帕米尔山脉费德钦科冰河区一个冰水泛滥的季节,苏联水文学家普罗宁沿着巴良基克河岸正在紧张地进行考察工作,突然他的视线落到了五百公尺以外河岸南边的多年积雪的冰岩上,那里好像有一个人在走动。普罗宁心想,帕米尔山这一地区根本没有人居住,难道这是熊吗?他定了定神再看个仔细,在洁白的雪地衬托下看得清清楚楚,这不是熊,而是一个像人一样的动物,它稍稍弯着背,用两只脚走路,两只手比普通人的手长,全身长着一层灰红色的毛。普罗宁一动不动地站着。“这难道就是所谓‘雪人’吗?”他脑子里出现了这么个想法。五分钟过去了,这个动物走了约两百公尺就隐到岩石后面去了。三天后,普罗宁勘察完毕后,踏着落日余辉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又看到了三天前出现的动物,还是用两只脚走路,但是一瞬间就藏到一个凹地里去了。
上面是普罗宁在回到列宁格勒后所谈的他在1957年8月间亲眼看见这个可能就是“雪人”的动物的情况。他的谈话在苏联报纸刊出后,许多人写信到报社询问详情,也有人对普罗宁的发现表示怀疑。此后,报刊上不时出现一些科学家讨论有关“雪人”问题的文章,使得这个近年来在一些科学家中议论纷纷的题目又增加了新的材料。“雪人”究竟是否存在?它们栖息在什么地方?研究这一问题在科学上有什么价值?苏联学者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如何?怎样打开“雪人”之谜?记者最近带着这些问题访问了苏联历史学博士鲍尔什涅夫教授。他近年来在研究历史同时又作为一个生物学者对“雪人”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去年他亲自到帕米尔进行调查和收集有关“雪人”的材料,回到莫斯科后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下面是鲍尔什涅夫教授在记者访问时,所谈的有关“雪人”问题的情况。
“雪人”的发现
鲍尔什涅夫教授首先谈到了“雪人”问题被提出来的历史过程。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记载中就写到在“印度山中”栖居着长发野人的故事,随后在各个时代都有关于类人动物或野人一类的传说。但是要真正谈到“雪人”的科学发现史,那是从1906年4月俄国旅行家布里亚特人巴拉金到蒙古旅行开始的。巴拉金从蒙古走到西藏的旅行途中在贺兰山遇见了类人动物。他在写到当时看到这一动物的情况时说,一天傍晚,太阳即将落山,旅行队伍正打算停下来宿营时,领队的人突然失惊大喊起来。队伍停住了,大家都看到在砂丘上有一个毛发蓬松猴子一样的人,它弯着身子,拖着一双长手站在砂丘顶上的落日光芒里,不一会它看了一下人群就回头躲到高岗后面去了。这时巴拉金要响导立刻追上去,但是当时除了一个同行的力气很大的喇嘛之外谁也不愿去。这个喇嘛打算上去制服它,可是由于脚上穿着一双笨重的靴子,还没等他赶上去,这个动物已隐入草原沙丘后面不见了。
巴拉金这一宝贵的观察引起了当时俄国知识界很大的反映。但由于当时保守的皇家科学院不让巴拉金的旅行记中载入这一事件,因此使这个杰出的发现被人埋没了五十年之久。这一发现幸而能重见天日,是因为巴拉金有一挚友名叫扎姆萨拉诺的教授,这位蒙古大学者从十九世纪末就开始收集蒙古民间关于“雪人”的故事,巴拉金在贺兰山发现“雪人”的材料也被他保存下来了。
“雪人”和科学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有人在研究这一被人叫做“雪人”的动物,特别是当英美的一些专家知道苏、中、蒙三国在注意研究“雪人”问题后,更加紧了他们的工作。自1954年以来他们每年都有考察队到喜马拉雅山南麓进行考察。美国的考察队是由一个百万富翁出资的,但他们考察的目的只是为了捕捉到一个“雪人”,因此这种考察是带有猎奇性质的。
苏联科学院为彻底揭开这一谜底,并且真正从科学上来研究这一问题,在1958年建立了一个包括有动物学家、人类学家等专家的专门委员会来负责领导研究“雪人”问题。
研究“雪人”问题究竟在科学上有多大价值呢?鲍尔什涅夫教授接着就谈了这个问题。他说,这首先得从“雪人”是个什么样子谈起,可是只有在捕获了“雪人”之后,才能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然而根据目前苏联学者们分析各种材料的结果,对“雪人”的外貌和习性是可以作出一个大致的描绘的。到目前为止关于
“雪人”的身高和头部的材料不是完全一致的,有人认为“雪人”有两种类型,鲍尔什涅夫教授认为“雪人”有好几种,它是一种多型性生物。“雪人”用两只后腿走路这一点是没有争论的,偶而也四肢齐用,但这正如小孩偶而用手在地上爬一样。它的身高基本上接近于人,身上长有一层不长的毛,颜色是暗红色或红褐色的,头发很长,颜色不同于身上的毛色,脸上无毛,前额低,下颔大,两肩宽,走路时双膝弯曲,雌性乳房下垂,个子一般较雄性小。“雪人”有很高的模仿本领,性好奇,它胆虽小,但喜欢在夜间走到人家里偷窃人们的用具,耍弄后又丢掉。它有高级猿猴所具有的特征,会笑,但没有语言、意识、社会生活和甚至最低级的劳动,因此它不是人,但从解剖学上来说它像人。因此像这样的“雪人”如能捕捉到并加以研究,在科学上是十分有价值的。首先可以通过这一虽具备出现“第二信号系统”的解剖学方面的前提条件,而没有“第二信号系统”——语言特征的研究,可以最后彻底证实人类语言和意识的产生是和社会关系和社会生产直接紧密相联系这一论断。其次,研究“雪人”问题对进一步发展关于人类起源的唯物论学说有很大意义。因为今天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已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概念,在研究人类起源时还有许多环节没有弄清,而人类正是经过这些环节从猿变成人的。目前研究这些问题都只能依靠死的骨骼或化石,如果能获得一个活的对象进行研究,问题将简单得多。由于“雪人”在解剖学上非常类似人类的祖先“内安得塔尔人”,因此,对“雪人”的研究可能最后确证苏联人类学者这样一个论断,即先于现代人出现的“内安得塔尔人”都是同一种类的,只是形状不同而已。
苏联研究“雪人”问题的初步成就
苏联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对“雪人”问题作系统的研究,到目前才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所作的工作主要是搜集和分析有关“雪人”的材料,去年特别组织了一个考察队到帕米尔山区居民中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此外还从中国和蒙古获得了许多有关“雪人”问题的宝贵材料。一年来苏联“雪人”问题研究者取得最大成绩之一是,根据各种材料详细研究后,已制成了一张较准确的“雪人”分布图,这还是研究“雪人”问题的第一张分布图,过去还没有人作过这一工作。从这张分布图上所划的各种符号,可以明确地看出关于“雪人”的故事和传说的流传地区是非常广泛的。它西起高加索山区,经过伊朗、阿富汗、帕米尔、中国的西北部一直到蒙古和外贝加尔湖这一狭长的互相接连的山区地带,以及中国云南省西部都有着关于“雪人”的传说,而这些地区中民间传说最带有真实性和目前可能常有“雪人”出没的地区,又从另外一种符号可以看出,这就是西藏、新疆、云南、东帕米尔、天山南部、戈壁西南部和蒙古的阿尔泰山脉。根据鲍尔什涅夫教授和其他苏联专家研究得出结论,目前“雪人”的栖息地区最可能是在中国的西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荒凉地区。这张“雪人”分布图的出现的意义在于:它否定了过去各国“雪人”问题专家一直认为“雪人”仅仅是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部的这个错误结论,这就使得今后的“雪人”寻找工作更能顺利地有效进行。
苏联专家们另一个成绩是,一年来所搜集的有关“雪人”的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后,已经汇集成专门的书出版,书名叫“‘雪人’问题研究委员会情报材料”,目前已出两册,第三册最近即将出版。
苏联考察队去年去帕米尔考察收集了十分丰富的材料,在帕米尔考察所获得的印象是,“雪人”正在迅速灭绝,因为近年来帕米尔区正在被开发,居民越来越多。
一定要揭开“雪人”之谜
鲍尔什涅夫最后谈到今后研究“雪人”问题的做法。他说,“雪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这是科学研究而不是猎奇,这就要求首先充分收集有关“雪人”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假设。第二步才是根据可靠线索和“雪人”的习性去寻找“雪人”,不知道“雪人”的习性就很难捕获它,因为它很胆小,并且十分善于在陡峭的山崖上奔跑。目前应该一面进行收集材料研究“雪人”习性,在科学上仓促从事只会导致失败,另一方面也要进行“雪人”寻找工作。苏联今年将进一步收集材料进行研究,同时也将派少数专家随同其他专业的考察队去进行考察工作,再过一年之后可能提出派遣专门“雪人”考察队的问题。
为了更顺利地在最短期间解决“雪人”之谜,各国学者特别是苏、中、蒙三国专家取得了紧密的合作。一年多来苏联“雪人”问题专家已从中国和蒙古学者那里获得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材料并得到他们的热烈支持。
鲍尔什涅夫教授最后说:“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个长久以来使人感兴趣和极有科学意义的‘雪人’之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