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小游击队员的英雄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8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小游击队员的英雄形象
  杨子敏
在读者们的记忆里,也许还活跃着“铁道游击队”的战士们的英雄形象。现在,在“铁道游击队的小队员们”(刘知侠著)这本书里,我们又看到了小朋友们的活动。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小张、小银和小朱,加入了铁道游击队,在刘洪大队长的领导下,出没于敌人的据点里,活跃在敌人的交通线上,执行着侦察敌情、通讯联络等等困难任务,他们在那种富于传奇色彩的斗争中逐渐锻炼得更加机智和勇敢。
和“铁道游击队”相似,作者在这本书里也安排了不少惊险、曲折的情节和场面,但是,它并不仅仅以此来吸引读者,而是通过对三个“小队员”的刻划,塑造出几个小战士的形象。虽然作者对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尽善尽美,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三个孩子当中,小张是最突出的一个,他大胆、沉着、机智,善于在不利的情况下找寻有利的时机。在侦察蓝山庄的敌情的时候,他一发现敌人的伙夫由于天热、人少而牢骚满腹,便立即跑去假装帮忙,探得了敌人吃饭的人数;又以“帮助”端菜、收菜盆的方法,在饭场查明了敌人的武器装备。后来,他又巧妙地闯过了敌人警戒森严的铁路线,把一份关系整个战局的命令送到了指定的联络地点。
作者对于小银的刻划,比较细致动人。小银害怕黑夜,然而他第一次单独执行任务的时候,恰巧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执行任务当中,他不住地为自己壮胆,但又一刻也不能驱散内心的恐惧。在夺取敌人火车上的武器的事件中,小银因怕在黑夜里跳车,被列车带走七百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作者通过这次不平凡的旅行,着力描写了小银性格的发展和他克服弱点的过程。
这本作品我觉得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作品里表现推动和鼓舞那些小主人公们出入险境、创造奇迹的动力还不够充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解放区的许多孩子们,的确曾以各种形式参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这并非出于童年的幻想和好奇,而一般是有比较明确的目的的。有的因为他们的家乡遭受过敌人兽性的蹂躏,有的他们的父兄正在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现实生活的教育,当时的革命斗争,紧紧和他们的童年联系在一起,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敌我界限,因此他们才有所作为。这一点,作品里是写得还不清楚的。
作品对某些情节的处理,显得简单、粗糙。像第四、五章里,小张在蓝山庄监视、探听敌伪乡长的活动,以及他和老长工的几次接触和交谈,使人感到缺少儿童心理和语言的特征。人物和斗争比较简单,因而也就减弱了作品的艺术真实性。同时就全书来看,作者在语言的锤炼方面下功夫不够,语言比较粗糙。
作者在小张和大侦察员闹误会这一章里,对大侦察员们的描写,我以为是不妥当的。小张为了把一份紧急命令送给胡司令员,在路上和“大侦察员”遇上了。“大侦察员”们为了保卫首长,伪装敌特模样,发现小张行迹可疑,便把小张绑吊起来,审讯了一番。虽然作者在作品里已指出这是违反政策的行为,但读者对“大侦察员”们的反感仍不能扭转。从全书结构看来,这样的描写并无必要。如果用别的办法,既能表现小张的威武不能屈的品质,又不损伤其他战士的形象,效果会更好一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