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运用“八字宪法”要恰到好处 江阴和渭南城关公社因地制宜采取丰产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19
第5版()
专栏:

  运用“八字宪法”要恰到好处
  江阴和渭南城关公社因地制宜采取丰产措施
本报江阴18日电 记者徐文、古平评述:正确贯彻农业生产的八字宪法,是发展生产的保证;生产的实践又不断充实了八字宪法的内容。江苏省1958年荣获全省粮食产量冠军县的江阴县,吸取去年执行八字宪法获得丰产的经验,今年的水稻增产措施更加细致、扎实。这个县在制订水稻的各项措施时,首先从下而上地认真总结了去年水稻的生产经验,许多成功或失败的实践经验,成为今年制订每一项措施的依据,使今年的措施更加周密和切实。根据江阴种植中稻季节性较强的特点,今年从头抓紧“五早”,即早播种,早移栽,早加工,早追肥,早搁田。各项准备工作比去年提早了一个月。这样不但可以促使中稻早发棵,早长粗,早抽穗,早成熟,而且可以避过螟虫盛发期,同时,由于前期发育粗壮,可以防止后期倒伏。
在施肥方面,根据去年无数的增产实例证明,深耕密植后,施肥量与产量成正比例上升。江阴县今年的肥料数量和质量都比去年有所提高,而且着重施基肥,强调合理追肥。今年在施肥方法上,江阴县提出首先要施足基肥,而且要精粗肥搭配,迟速效肥兼备,做到上速下迟,层层有肥。根据这些要求,目前积肥中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去年要求更高。作为水稻主要基肥的草塘泥普遍做到“四搭配”“三翻身”。过去是河泥、稻草、绿肥三搭配,今年每亩加五十担猪灰放在塘里一起沤,成为四搭配,有些生产队还放进适量的过磷酸钙或骨粉。过去草塘泥施用前翻两次,今年翻三次。这样就能加快草泥塘中各种物质的腐熟,可使氮磷钾俱全,迟速效肥兼备,可以促使水稻迅速活棵返青,早长粗,早发棵。
在合理密植方面,江阴县去年普遍是每亩三万二千穴,总穗数平均在二十三万棵以上。许多高产典型,密植程度都在四万穴以上。今年江阴县根据去年增产的经验,将采取更合理的密度。在莳秧展式上,江阴县也吸取了去年的成功经验,普遍推行条莳,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加日照,可以降低棵间湿度,促使水稻生长健壮均衡。
随着密植、深耕、足肥的情况,在加强田间管理上,今年将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要求合理供给水分,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调节地温和水温,促进肥料分解。同时,分别低洼田、漏水田和过肥的旺稻田的不同特性,加强水浆管理。一般掌握浅水勤灌,栽秧后先浅后满,孕穗开花期,先深后浅,中间重搁,后期干干湿湿的方法,以促进早发、早熟,保证秆粗穗多粒饱。周密计划使用劳力,是全面地顺利地贯彻八字宪法的重要保证。江阴县去年在栽秧期间,碰到百年未有的大旱,因为劳力来不及灌水,有些高田延迟了十天栽插,影响了产量。今年这个县吸取了去年的经验,全面地进行了早打算和巧安排,保证不误农时。
本报西安18日电 陕西渭南县城关人民公社双王生产大队,恰到好处地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
从去年以来,这个队根据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把一些为增产所设想的措施,先在试验农场进行试验,成功以后再向大田推广。例如为了解决玉米密植程度及密植后水肥如何跟上、如何通风透光和便利田间管理等问题,作了玉米宽窄行、开沟浅种的试验,结果在株数由三千多增加到四千多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也便于培土和田间管理,还能集中施肥实行科学的渗透灌溉,结果回茬玉米亩产达到九千多斤。今年全队要在水地棉花和玉米中普遍推广这个经验。
看天、看地、看庄稼,灵活运用各种经验,也是这个队具体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去年张秋香在棉田灌溉中创造的三灌三不灌(即天阴不灌天晴灌、有风不灌无风灌、有雨不灌无雨灌),避免了引起地温突变而影响作物生长,这个经验今年普遍推广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根据不同条件灵活执行八字宪法的精神已为大家所掌握。如今年在进行小麦灌溉、施肥中,都是根据土壤中水分、肥料的不同情况和作物需要来进行,有的冬灌过,土壤水分较多,过去上的氮肥也多,小麦又需要蹲苗防止陡长,他们就不灌或少灌,同时增加追肥中草木灰和磷钾肥的比重;有的小麦发黄需要氮肥,就适当上人粪尿,灌水。这样小麦生长的很稳,非常整齐,没有陡长和参差不齐的现象。
这个大队在遇到具体执行八字宪法中的重要问题时,总要召集老农、劳动模范、技术干部等共同讨论,这样就便于把各方面的见解联系起来,作充分的研究,找到具体可靠的办法。去年小麦播种前讨论关于小麦密植的播种量时,开始有人只计算一亩的面积和小麦秆茎和麦穗所占的空间,提出过高的密植播种量,有的人就提出还要计算麦根所占的面积,经过仔细地研究,根据不同条件确定了各种不同的播种量。(吴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