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办好工矿企业的职工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20
第2版()
专栏:社论

  办好工矿企业的职工教育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伟大号召。一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群众性的技术革命、文化革命运动,已经和正在蓬勃地展开。作为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必要条件和组成部分的工矿企业职工教育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矿企业职工教育工作会议,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总结了过去的经验,讨论了工矿企业职工教育的方针、任务和若干重要问题。这个会议的召开是及时的、必要的,对职工教育的开展将会发生积极的作用。
办好工矿企业的职工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了在我国广泛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将我国建成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准备条件,工矿企业方面,就必须在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在职工中逐步地普及各级教育,不断地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技术水平,并且有计划地培养训练大量的干部。工矿企业的职工教育工作,应该把这样的任务很好地担负起来。
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起着决定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人民成了社会的主人,人在社会生产中的能动作用,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个真理,在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在我国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应该既见物,又见人,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要重视培养人的工作。这是因为进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群众的干劲是重要的,但是文化技术必须跟上去。提高了文化技术,群众的干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新的技术成就才能为群众所掌握,劳动生产率才能有效地提高。同时,从长远看,在职工中普及教育,对实现工人群众知识化,还有深远的意义。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他曾经指出,只有在现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不通晓现代知识,共产主义始终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
几年来,我们在职工教育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工作,职工的文化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解放前职工中70%—80%是文盲、半文盲的状况,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多数人脱离了文盲状况。但是,目前职工的文化水平仍然是很低的,多数人还是小学程度。这说明,继续开展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还是一个严重的任务,在这方面还要作许多艰苦的工作。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干部,特别是技术干部。目前工矿企业中的技术力量是很不足的,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培养技术干部的任务,将更加迫切。党中央和毛主席曾一再指出,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宏大的技术干部队伍,没有这支队伍是不成的。国家举办的全日制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是培养技术干部的重要基地;但是,仅仅依靠全日制学校培养还很不够,工矿企业必须在生产中培养大量的技术干部。应该看到,工矿企业在生产中培养干部,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解放以来,工矿企业已经从工人群众中培养提拔了大量的干部,今后应该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怎样才能办好工矿企业的职工教育呢?关键在于根据工矿企业和职工的特点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中央所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必须在职工教育中认真执行。工矿企业是生产单位,生产是首要任务,教育和其他工作应该为生产服务,以生产为中心来进行。职工多数是成年人。他们的政治觉悟比较高,有较多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担负着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劳动比较紧张。他们之间有行业、工种、职务、年龄等许多差别;政治觉悟、生产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和学习要求也很不相同。他们一般都有家庭生活的负担。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在工矿企业中办职工教育,必须同普通学校教育的要求和作法有适当的区别。根据已有的经验,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中的经验,今后在工矿企业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职工教育,应该重视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结合生产,为生产服务。结合生产,对于工矿企业的职工教育来说,是一个中心问题。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制度,要适应生产的需要,学以致用。要重视当前生产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当照顾长远的需要。要把政治教育、技术教育、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一切办职工教育的同志,都应该关心生产,学习必要的生产知识,了解生产的需要,加强教育为生产服务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起推动和提高生产的作用,要在政治上、技术上为保证完成1959年生产任务而奋斗。
其次,办学的形式要以业余为主,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职工教育,可以办专业学校,也可以办普通学校。可以办课程设置比较完整的学校,也可以办短期训练班或者补习性质的教育。为了加速培训徒工和培养干部,在工矿企业生产许可的条件下,可以举办半日制或每日学习二、三小时和全日制的学校或训练班。职工教育的水平和标准,一般应该有个适当的要求,但不要强求一律。学习的方式,一般应该以班级教学为主,也可以采取小组学习、包教保学、个人自修、函授教育等方式。
第三,要重视成人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成人已有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要善于区别不同工人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对待。也要区别干部和一般工人群众的不同特点和要求。
第四,要统一安排,坚持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工矿企业的党政领导,应该对职工的生产劳动、学习、生活和其他工余活动,进行统一的全面的安排。从许多城市已有的经验看,只要工矿企业的领导上进行统一安排,并和街道工作、妇联的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办好职工的福利,积极解决职工参加学习的困难,是能够使职工作到生产好、学习好、休息好的。在工矿企业中办教育,要有坚持性,但在具体掌握上要有灵活性。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工矿企业每周应该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同时,工矿企业生产紧张的程度,在不同厂矿、车间、工段之间,领导干部和一般职工之间,又往往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时候,也有松有紧。这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为了办好工矿企业的职工教育,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在工作中要贯彻群众路线,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办好一批职工学校,注意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在广大职工中普及教育,培养大量的建设干部,实现工人群众知识化,是一个伟大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地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胜利地完成这个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