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蒙古最大的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21
第5版()
专栏:兄弟国家建设

蒙古最大的工厂
蒙古工业联合工厂是蒙古创立最早的工业企业之一,也是目前蒙古最大的一个工厂。
不久以前,在这个工厂庆祝建厂二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里,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把国家最高的勋章——苏赫—巴托尔勋章授给工厂,奖励它在二十五年中为国家和人民生产千万件产品和创造巨额财富的功绩。
工业联合工厂建立在蒙古首都的南郊。
工厂原来有六个分厂,包括皮革、制毡、制鞋、洗毛等部分,产品有皮革、皮鞋、毡子和毡靴等各种牲畜皮、毛加工品,计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些产品主要供给本国人民的需要,有些产品如软羊皮、羊毛等也远销国外。二十五年来,联合工厂的总产量提高了十七倍。现在,工厂每年能生产价值四千五百多万图格里克(蒙币)的产品。
在蒙古人民革命胜利的初期,年青的共和国只有少数工业企业,1930年,蒙古大人民呼拉尔把发展工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并且决定建立一个加工本国畜产品的工厂,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在苏联的帮助下,工业联合工厂便在1931年开始兴建,到1934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这个大型工厂的建立,对蒙古的工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这个原来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走上了发展工业的道路。
在蒙古的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联合工厂的工人们始终站在生产的前列,按期或提前完成了国家的生产任务。目前,全厂职工为完成三年计划的历史任务,为提前完成今年的生产计划,在车间和小组之间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掀起了一个劳动生产热潮。
过去二十五年中,联合工厂制造了大量产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例如,从建厂以来,工厂生产了近五百万公尺的蒙古包用毡,供应草原牧民居住的需要;生产了三百多万双毡靴、四百四十多万双长统马靴,满足牧民过冬和骑马的需要;还生产了一千四百多万张大、小皮革,缝制各种生活用品。此外,它向国外输出了一百七十多万张软羊皮和六万吨羊毛。如果说1934年每人每年平均只能生产价值二千九百六十五图格里克的产品,那末,目前已经能生产价值三万图格里克的产品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十分显著的。
这个工厂有一段光荣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厂生产了大批的毡鞋、皮鞋和皮带,支援苏联红军,打击法西斯侵略军。为此,它曾得到劳动红旗勋章的奖励。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工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厂内有三万平方公尺的职工住宅区,职工们住在有暖气、水、电设备的楼房里,生活很舒适。工厂附设有七十张床位的医院,能容三百名儿童的托儿所和可以收纳两千名学生的七年制中学。职工们的小孩,根据不同年龄,过着集体生活,得到很好的教养。
人们把工业联合工厂看作是培养蒙古工人阶级的一所学校。二十五年来,许多原来从事牧业生产的牧民,在这里学会了生产技术,成为蒙古新兴的工人阶级。冈布扎布厂长说,1934年,工厂开工的时候,全厂只有一千多名职工,其中蒙古工人只有五百多人,而且多是新手,其余都是苏联派来帮助蒙古的专家和工人。蒙古工人在苏联专家们的帮助下,一面学习,一面操作,从陌生到熟练,一天天成长。目前,蒙古工人已经能够代替苏联专家,掌握全厂的每个工序、每个车间的工作。现在,全厂有两千多工人,其中五百多人曾经得到国家的奖励。
今年,这个工厂还要进一步扩大和改建。在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帮助下,目前正在新建一座毛纺厂和皮革厂。扩大后的工业联合工厂,生产量将是现在的三倍多。
(逢烨)(附图片)
蒙古工业联合工厂外景一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