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列宁的理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22
第6版()
专栏:

列宁的理想
我生平中有过一次无与伦比的幸福。那就是从1921年4月到1924年1月21日为止,我在人民委员会机关中,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几乎有三年之久。
目前,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列宁的书。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的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我已经工作了一年多。我的思路不由地回到那遥远的极端艰巨而又令人难忘的岁月。
……1920年12月。国内战争还没有结束。在广漠无垠的俄国土地上,满目疮痍。工厂的烟囱不冒烟。冰冷的机车停在生了锈的铁轨上。在空旷的城市里,店铺都关了门。饥馑、寒冷、英法的铜墙铁壁式的封锁,箝制着满身伤痕的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著名的英国作家赫伯特·威尔斯把这种状态叫做“俄罗斯之谜”。他在距此不久以前,曾访问了我们的国家。
在这样的环境里,当时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机关——苏维埃召开了第八次全俄代表大会。我作为斯摩棱斯克省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
在挤得满满的大剧院里,列宁走上了讲台。这位人民委员会主席在向代表大会作报告。他的报告充满着人民的信心和力量。列宁在这里讲了标志着我国历史新纪元的、垂诸史册的名言。
伟大的政治家列宁感到高兴的,是以经济工作来接替政治工作了。列宁感到庆幸的,是国家终于能够着手医治创伤,恢复破坏了的经济。威尔斯没有看到摆脱“谜”的出路;可是列宁却找到了这个出路:电气化!
列宁向代表们说道:“我们看到,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的工作成绩,就是写了这样一本书,这本书今天或明天就要分发给大家。我希望,你们不会被这本书吓倒。我认为,我不难使你们相信这本书的特殊意义。在我看来,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党纲。……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代表大会通过了国家电气化计划。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有科学根据的综合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计划。
开过代表大会后,我到斯摩棱斯克省各地去访问,向农民解释列宁的电气化计划。我去的地方是省内最偏僻的地方,就是俗语所说的被上帝遗忘了的角落。那里不仅没有电灯,连煤油灯都没有,那里燃原始的松明照亮。我没有一次遇见过不相信电气化的事情!农民听到电气化计划的消息欢天喜地,并且相信列宁的想法一定会实现。但是,和没有文化的农民不同,不仅苏维埃政权的凶恶敌人把电气化计划叫做“俄国共产主义的漂亮招牌”、“纯粹虚张声势”、“空想家的梦呓”,就连新制度的同情者、伟大的幻想小说作家威尔斯在他的书里也说列宁陷入了乌托邦,电气化的乌托邦。……
1921年4月,我被调到莫斯科去,听从党中央委员会分配工作。党中央向我宣布,要我到列宁那里去工作。
4月21日列宁邀我到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和我谈了两个小时。我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列宁对我在斯摩棱斯克省,特别是国民经济委员会的工作很感兴趣。
列宁用轻微的喉音说道:“这很好,斯莫亚尼诺夫同志,你有经济工作经验。你将要担任人民委员会经济事务处处长助理。”
他不厌其详地向我说明我的职责是什么,并且指出这些职责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和开始执行电气化计划而具有的重要意义。
列宁随即给他的秘书开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我的职务。总之,我就要和人民委员会的处长恩·波·高尔布诺夫一起在那重大的时期帮助列宁进行工作了。当时,我们国家着手进行和平的经济建设,在创造新社会的伟大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列宁的双肩承担着异常浩繁的工作!他亲自负责解决工业、建筑业、科学、文化、农业的一切问题。他深入事情的细节,发出质询书、电报,要求下命令。列宁特别热情地注视着电气化计划的初生儿克什尔卡小电站的建筑工程。他没有一天不想着这个地方。不论人们向他汇报什么事情,他一定要问:“克什尔卡的情况怎么样?向那里打过电话了吗?了解没有?一切都顺利吗?”列宁关于克什尔卡建筑工程的文件,就摆在我的眼前。列宁对于这个工程是多么关心呵!这里有他要军事机关拨出一百个帆布帐篷给克什尔卡工地的命令,有关于调拨一千普特(一普特等于一六点三八公斤)焦炭的命令,有关于供应螺丝钉、螺丝帽和把克什尔卡工地办公处留在原地的指示,有要西姆比尔斯克工厂经理派技术员朱巴诺夫兄弟去克什尔卡的命令……等等。
在批准电气化计划的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过了四十年的1959年1月,我出席了另一次代表大会——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通过了第一个七年计划,即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计划。两次代表大会,是两个时代。但是,当我听到赫鲁晓夫的报告时,他报告中的每一个论点都使我联想到1920年由伟大列宁的天才所诞生的电气化计划。
而这是很自然的:我们所有的计划,五年计划和七年计划,都是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的第一个计划的子孙。当赫鲁晓夫说:“我们现在已进入实现伟大列宁的国家全盘电力化思想的决定性阶段”的时候,我想起了列宁的那些通宵不眠的工作夜晚,想起了他为小小的克什尔卡电站的发电而感到无限欢喜,想起了他个人对哥尔克和西亚诺沃地方农民的帮助。这些农民曾打算使他们的家里有“人造的光”。我还想起列宁在知道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头两年的计划中的新电站发电量只有一万二千瓩的时候,曾写下了这样的预言:“一万二千瓩,这确是一个很平常的开端。那些熟悉美国、德国和瑞典的电气化事业的外国人可能会对这件事发笑的。但是谁最后笑,谁就笑得最好。”
当赫鲁晓夫说,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改组对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建立经济行政区和国民经济委员会的时候,我想起了国家经济按地区划分和把经济管理交给地方、让地方发挥主动性的思想,正是列宁的思想。
当赫鲁晓夫列举我国农业成就的令人鼓舞的数字的时候,我想起了列宁的合作化计划,想起了他要俄国农民拥有十万架拖拉机的理想。我记得列宁怎样要农业工作人员注意玉蜀黍的优点,他怎样要求“尽力提出在高加索种植棉花的问题”。当赫鲁晓夫带着合乎情理的自豪感谈到苏联文化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繁荣的时候,我想起了在那艰苦的年代列宁对科学工作者和工程师的重视:他关怀科学院士巴甫洛夫和古布金,全力支持工程师克拉森关于用水力开采泥炭的方法,他祝贺第八届动力代表会议,并参加了建立第一批科学研究所的工作。
当赫鲁晓夫同志在报告中,谈到七年计划将使人民福利大大增长、对青年一代实行共产主义教育、改组国民教育,以及实行有两个休息日的三十至三十五小时工作周制的时候,我想这就是列宁的思想,我想列宁如果活到这些伟大的日子,他该是多么幸福……
对我个人来说,我国这些巨大的变化就好像放大镜下的太阳光集中在一点上一样。在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到斯摩棱斯克省进行了一次访问。从我被党中央召到莫斯科去的那一年起,我一直就没有去过那里。就在这个连煤油灯都没有、只点松明的极偏僻的角落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月里,成长为一个大工业区——以沙芳诺沃市为中心的煤矿区。在这个电灯通明的工人区里,有用最新技术装备的矿井,根本找不到四十年前的任何痕迹了。
……在威尔斯的“俄罗斯之谜”一书里,有一章是写列宁的,章目叫做“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威尔斯写道:“我没有看到任何的魔法镜,我看不到这个未来的俄国,但是克里姆林宫这个身材不高的人却有这种本事。他看到新的电气化的铁路如何代替已被破坏的铁路,他看到新的公路如何布满全国,一个万象更新、幸福的、工业化的共产主义强国如何站起来了。”
威尔斯又以讽刺的口吻补充说:“在和我谈话时,他几乎说服我相信了他的预见是可以实现的”……
历史多么无情地嘲弄了英国的知名幻想小说家威尔斯的这个讽刺。是的,列宁是个理想家,伟大的理想家!但是,他的理想是有牢固的根据的: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的党、劳动人民群众的热情,以及全世界千百万无产者的团结和支持。
一个万象更新的、幸福的、工业化的共产主义强国就在眼前!这就是列宁曾经想像过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