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文成公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26
第7版()
专栏:资料

文成公主
4月24、25两天的“人民日报”七版的文章里,都提到了唐朝文成公主与藏王松赞干布结婚的故事,25日“人民日报”的第二版还登了文成公主的塑像。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文成公主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和对西藏的影响。
松赞干布(中国史书译为弃宗弄赞)是公元七世纪杰出的藏王,那时正是中国唐朝初年唐太宗时代,他几次派人带着厚重的礼物到唐朝的首都西安来,请求通婚,结果唐朝允许了他的请求,把宗室的女儿文成公主嫁给他,并特派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入藏。西藏人非常尊敬公主,称她为“通明经卷之主”。她经过的地方,藏族人民至今还认为是圣洁之所,如拉萨的八角大街。
文成公主入藏后,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藏王对唐朝更为恭顺,当唐太宗征辽凯旋,藏王派使来上书庆贺。唐太宗死了,高宗即位,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又封为西海郡王,他非常感激,致书于唐朝的大臣说:“天子初即位,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热烈表示对唐朝的无限忠诚。并献金备礼向唐太宗的陵墓致祭。又请求中国派遣如养蚕、酿酒、制陶、碾米等工农业技术人员去帮助他。
文成公主到西藏,带去了很多东西,其中有绸缎、日用器物、药物、书籍。书籍中有许多是关于生产技术的,如“工艺六十法”等。自此中原工农两业及各种技艺,均次第传入西藏。文成公主还教藏人推行历数,基本上用中国旧历的十二属相及六十年一循环之理。又教之制定法律,称为“十善法律”,规定为“恶行十则”和善行“十六要”,内容显然是佛教教义及儒家学说的综合。
佛教在西藏本不很盛行,因为公主信佛教,带了佛像去,相传拉萨的大昭寺就是为了供奉佛像而建筑的,现在这尊佛像还存在。由于文成公主的信佛,松赞干布受了她的影响,大大提倡佛教,从此西藏的佛教比以前大盛。
文成公主死于680年,在西藏生活了约四十年,由于她对西藏有很大的贡献,藏族人民对她非常尊敬,特规定了两个节日来纪念她。西藏的历史用大量的篇幅记载她的事迹,西藏的戏剧演出她的故事,几乎把她看作仙人。
当然,中原文化传入西藏,不能完全归功于她一个人,例如随她入藏的工匠,以及到内地学习的藏族青年,对于汉藏文化的交流,都有极大的贡献,但是她究竟是一个最早的提倡者。
现在西藏的布达拉宫,还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宫内还保存着他们结婚的洞房遗迹。   (本报国内资料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