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徽剧的新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26
第8版()
专栏:

徽剧的新生
安明
时隔一百六十多年,安徽的徽剧,又以崭新的面貌,和北京人民见面了。
徽剧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它在明末清初形成于安徽南部,剧目很多,腔调丰富,二黄、拨子、吹腔(枞阳腔、石牌腔)、高腔(青阳腔)是它的主调,昆腔也占一定的比重,对于许多不同的戏,能够运用不同的腔调适当地加以表达。
在清朝乾隆年间,徽剧逐渐由安徽传到外省,这时候徽班中产生了很多著名的艺人。乾隆末年,扬州曾经举行各地戏曲集中演出,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秀便把徽剧带到扬州演出,博得观众好评,被称之为“色艺俱佳”。清乾隆55年,高朗亭把徽班——三庆班带到了北京演出,轰动北京艺坛,誉为“一鸣惊人”。高朗亭当时被称为“二黄之耆宿”,他这个名旦被形容为:一上氍毹,宛然巾帼,一颦一笑,几乎化境”。但他并不因此满足,又进一步吸收了京(流行在北京的高腔)、秦两腔。徽剧在形成过程中,是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优秀的东西的,其中就含有高腔、秦腔的成份,这时候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吸取秦腔而产生了西皮。
三庆班入京以后,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也相继入京,这就是四大徽班。以后安徽的艺人到北京的越来越多,道光时人写的“梦华琐簿”说:“戏庄演剧必徽班”;“长安看花记”载称:“梨园子弟多皖人”。
咸丰年间,徽班中出现了一个程长庚。“程本精昆曲、最工二黄。声调绝高,登台一奏,响彻云霄。资性颖慧,精通剧曲,研究种种,多所改良,以助戏剧进步。”(见中国近世戏剧史)。程长庚入京以前,曾经学过汉剧,入京后,又吸取了汉剧精华,同时进一步把昆腔、弋阳腔的声腔和表演融合到皮、黄中来,使徽剧更加充实。“秦云撷英小谱序”记载说:“徽人程长庚……于湖广调中,精求所以调声运气之法,一唱三叹,听之使人荡气娱神,世称京二黄。”在程长庚之后,徽班中又出现了著名艺人杨月楼、杨小楼、王鸿寿等,因为他们都是安徽怀宁石牌附近的人,因而当时有“无石不成班”之称。
徽剧虽然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但是在解放前,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安徽的徽剧遭到严重破坏,徽班逐渐衰落,抗日战争时期,所有徽班都被迫解散,徽剧艺人生活困苦,全都流落民间,改习他业,从此,徽剧的正式班社便消声绝迹。
解放以后,中共安徽省委对徽剧非常重视,在党中央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决定重新建立徽剧团,使这一剧种重获青春。安徽省文化局根据省委指示一方面派人深入安徽各地,挖掘徽剧遗产,搜集和记录剧本;一方面访集聘请流散民间的十多个徽剧老艺人,同时招收了儿童学员,成立安徽省徽剧团。经过几年的工作,现在安徽省徽剧团已经搜集到七百多个徽剧抄本,登记了一千多个包括各种腔调的剧目,调查和记录了很多徽班的唱腔、曲牌等及徽剧班社的历史材料。安徽省徽剧团的儿童学员经过老艺人的悉心教育和自己的勤学苦练,也已经学会了四十个戏,他们一边学文化一边学演戏,已成为徽剧的新生力量。
徽剧是有它的特色的,它的曲调丰富,声调高亢爽朗;唱词、说白也比较优美,通俗易懂;不少戏的结构比较精练,纯熟,着重表演,词少,动作多,无论动作、唱、白的节奏都比较强,伴奏音乐也因戏因腔调而各有不同,这些虽然一般都已经被京剧所接受,但是我们重看徽剧,仍然可以看到徽剧的特独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这次安徽省徽剧团在北京演出的剧目中,主要的有:“水淹七军”,是吹腔,拨子;“磨房会”,是青阳腔;“赠剑”(凤凰山)等,是吹腔,“齐王点马”是皮黄;“醉打山门”是昆腔。人们将从这几个戏中,看到徽剧的发展梗概,和它在曲调、表演方面的丰富多彩。而徽剧团儿童演员朝气蓬勃、功夫扎实的表演,也将使人们感到兴奋。几乎失传的徽剧,在党的栽培下,已经在长绿叶,开红花,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的青春景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