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农业战线的光荣任务 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七办公室主任邓子恢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27
第5版()
专栏:

农业战线的光荣任务
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七办公室主任邓子恢的发言各位代表:
我完全拥护周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农业战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其他各个战线一样,在一九五八年展开了一个大跃进的局面,粮食、棉花和烤烟增产一倍,除了黄麻、洋麻以外,其他各种主要农作物增产的比例,最少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林业、畜牧业、垦殖业和气象事业也有显著的发展;农业总产值一年增长百分之六十四。这样高速度的发展,的确是史无前例的大跃进。但是,也正如周总理在报告中所说:“对于一个六亿多人口的国家说来,我国工农业现在达到的水平仍然是很低的,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巨大需要,我们必须继续进行艰苦的奋斗。”一九五九年是苦战三年中具有决定性的一年,我们必须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基础上,沿着一九五八年所开辟的道路,继续跃进,争取一九五九年更大的丰收。李富春副总理在报告中所提的粮食、棉花以及农、林、牧业各项生产指标,必须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这是农业战线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为实现这个任务而奋斗。
现在,我想就下面几点发表一些意见:
增产措施必须因地因时因物制宜
一、全面地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开展大面积丰产田运动。
一九五八年粮、棉播种面积并不比一九五七年多,但粮、棉总产量却翻了一番,这说明一九五八年的大丰收并不是耕地面积的扩大,而是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空前提高。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根本因素,是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加上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舞了广大农民的革命干劲,从而全面地认真地推行了农业“八字宪法”。而“八字宪法”中的合理密植又是构成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中心关键。为什么农作物实行密植,在同一耕地面积上保持较多植株就能够增产呢?这是因为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肥分和水分,通过叶部从空气中吸收其他养分,并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制成植性有机物质,才能促进作物的生长。空气和阳光是大地上到处都有的,在土壤里又蕴藏着许多肥分和水分,我们实行合理密植,在同一面积上种上较多的植株,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
用现有土壤的肥力、水分和空中无尽藏的空气、阳光,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如果种植过稀,植株过少,就等于浪费可能利用的肥分、水分、空气和阳光。但是如果过度密植,株行距过小,以致枝叶不通风、不透光,不能起光合作用,根系互相打架,反而使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这样即使植株多,而每一植株结穗不多,或者子粒很少、很小,结果也是不能增产,甚至反而减产失收,所以密植必须力求合理,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行距,使农作物能够通风、透光,根系有伸展的余地,做到“苗不欺苗”,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了空气和阳光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肥分和水分。这在现有土壤里一般蕴藏量是不足的,瘠薄土地就更差,从而不能满足农作物密植高产的需求,这就需要深翻改土、施肥、灌溉,保证农作物“吃饱喝足”,越是密植,就越要加强这些工作。在农作物播种前还得选用优良品种,在生长期间,还需要注意田间管理和植物保护工作,使农作物安全生长。所以密植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要求土、肥、水、种、保、管等工作全面跟上去,才能达到高产,否则不可能收到密植的成效。由此可见,实行密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原则。密植程度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土壤水源,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耕作水平,不同的作物品种和作物特性等来分别规定,决不能机械地用一个规格到处乱套。凡是合乎这个原则的就叫做合理密植,就能达到高产,反之,就叫做不合理,就不能达到高产,反而要减产甚至失收。
一九五八年,全国极大多数地方都推行了密植,各种农作物种植的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密植是成功的。但是另一方面,确实也有部分农田,由于种得过密而遭受损失。同时,也还有一些地方仍然保持着稀植的旧习惯,影响到产量应有的提高。另外,一九五八年在密植中较普遍的缺点,则是只注意植株多、穗数多,而注意提高单株产量则较少。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总结一九五八年的经验:肯定合理密植是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中心环节,稀植的旧习惯必须改变;凡是一九五八年成功的密植经验必须积极推广;失败的必须坚决改变,那些试验有价值但还没有成效的可以在小块试验田里继续进行试验,但在没有试验成功以前决不能盲目推广。在实行密植时除了保持适当的植株密度以外,今后要更多地注意单株产量的提高,做到结穗又多、又大,子粒又多、又饱。对于推广这些先进经验,一方面必须采取积极提倡的态度,不能放任自流;同时又必须贯彻群众路线,事先和群众商量,尊重老农意见,通过群众充分讨论来决定,不同群众商量,而强制执行,是完全错误的,也是不许可的。
密植如此,推行其他技术措施都应该如此,我们必须在认真地总结一九五八年经验的基础
上,正确地、全面地、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开展大面积丰产田运动,争取今年更大的丰收。
要坚决地同自然灾害作斗争
二、坚决战胜自然灾害,保证丰产又丰收。
农业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极大,气候的变化还不能完全由人们的意志来控制,这就造成农业生产相当长期的不稳定性。我国又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要求在辽阔的国土上,处处都风调雨顺,更是不可能。一九五八年是农业生产大丰收的一年,但是遭受到水旱风虫等自然灾害的面积,全国还达四亿七千万亩,经过抗旱防涝的顽强斗争,仍有一亿亩成灾,以致减产或失收。今年怎样呢?东北地区,去年冬季下雪很少,开春以来降雨也不多,目前大部分耕地的墒情不够好,必须抗旱播种。四月十日,安徽、浙江和上海等省、市遭受暴风雨和冰雹的灾害,有一部分冬麦、油菜和早稻的秧苗也受了损失。这说明要争取大丰收,必须继续顽强地同自然灾害作斗争。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按新建的水利工程估算,可以扩大灌溉面积四亿八千万亩,去冬今春又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这就为今年同水旱灾害作斗争增强了物质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大中型水利工程,在兴修的当年,甚至在以后二、三年内,往往还不能完全发挥它应有的灌溉效益,因为水库工程或者闸坝工程修起来之后,还必须修好渠道,平整好土地,否则,水还是流不到农田里去。因此,今年应该首先集中力量在这些工程上做好补修渠道、平整土地等工作,并尽可能提高蓄水量,使这些工程充分发挥灌溉效益。这比起新修工程来是事半功倍的。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劳动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更应该这样做,至于水利工程兴修比较少的地区,则应该继续兴修新的工程。
要保证农业丰产,不仅要同水旱风雹等灾害作斗争,还要同病虫倒伏等灾害作斗争。在当前农药农械不足的情况下,也必须“土洋并举”,大量制造“土农药”和“土器械”,这是许多县和人民公社自己的力量能够办到的,必须大力制造,对于这些“土”的东西,任何轻视的思想都是有害的。
丰产还必须保证丰收、保证妥善管理,使用得当。一九五八年秋收的时候,农村劳动力十分紧张,人民公社又刚刚建成,组织管理制度很不健全,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农作物的收割都很粗糙,收割后有的又因保管不善或者使用不当而遭受损失。“丰产没有完全丰收”,这是必须深刻记取的教训。我国耕地面积大,一亩地损失几十斤,加在一起,就是几百亿千把亿斤,这个数字何等惊人?!因此,今年必须在每一个收获季节以前,切实做好“收、打、藏、管”等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丰产又丰收。
目前对于冬麦油菜等夏收作物,必须切实做好防风、防雹、防晚霜、防霉雨、防病虫、防倒伏等工作,以保证麦收丰产;并切实做好收割前各项准备工作,保证麦季丰收,做到“颗粒还家”,这样来争取今年第一个收获季节大丰收,为今年大跃进打响第一炮。
更多地增产副食品
三、实行多种经营,发展副食品生产。
人民公社必须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所规定的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生产方针。发展社办工业,应该是首先兴办直接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工业,如农产品加工和农具、肥料制造等。公社生产的农业产品(包括林、牧、副、渔各业)除了解决本社的需要以外,还应该发展商品性的生产,以供应城市和国家出口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人民公社和社员的收入,使它日益巩固和发展起来。
我在这里着重谈一下副食品生产的问题。由于工业的大跃进,职工人数一九五八年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了八百万人。随着城市工矿区人口迅速的增加,人民购买力的提高,城市副食品的需要量就大大增长了;也由于农业的大跃进,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农村副食品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我国是一个六亿多人口的国家,每人每月多吃一斤肉、半斤油、五个鸡蛋,半年就要多吃掉四十亿斤肉、一百万吨油、二百亿个鸡蛋,这个数字又是何等惊人?!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曾经一度因为劳动力比较紧张,生产安排不够全面,只注意抓粮棉生产,而放松了副业和副食品生产,这也增加了某些副食品供应的紧张现象。因此,要求人民公社,今年在增产粮食、棉花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副业和副食品的生产,在大中城市的周围,应该建立起副食品生产基地,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除了供应社员和农场职工生活需要以外,必须把供应城市副食品当做自己的一项光荣任务。
人民公社必将进一步发挥优越性
四、继续做好人民公社的整顿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一九五八年秋季,人民公社刚一建成,在当时秋收、秋耕、秋种和全民办钢铁的大运动中,就充分表现出它比高级合作社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当时秋收、秋耕和秋种的工作量,比往年增加了几倍,如果没有人民公社,要在大办钢铁的同时,担负那样繁重的“三秋工作”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人民公社建成的时间毕竟还很短,绝大多数公社刚一建成就忙于“三秋”和大办钢铁的紧张工作,对于巩固组织、健全制度、以及由于建立公社而产生的有关生产,分配、生活福利、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新问题,一时也来不及解决,从而产生一些缺点也是难以避免的。
几个月以来,各地根据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进行了整社工作,广大干部和群众对于人民公社在现阶段仍然是属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在认识上已经统一起来了。当人民公社建立初期,一部分干部和群众曾经一度把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混淆起来,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历史发展阶段也混淆起来,并且急于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急于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些糊涂观念,在几个月整社过程中开始得到了澄清。同时,也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地认识到人民公社在现阶段还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等价交换的原则,克服了某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一度出现的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的倾向,并且正确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关心社员物质利益结合起来,这就大大发扬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经过这几个月的整社,更加明显地看出,人民公社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还必须实行分级核算。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中,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和生产小队各级都要做到合理分工,权责分明,分级管理,分级核算。在这几个月的整社过程中,并接受了原来高级农业社的许多成功的经验,重申民主办社和勤俭办社的原则,进一步健全了人民公社的管理制度,克服铺张浪费现象,干部的作风也有了改进。所有这一切,对于人民公社的巩固将起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各地的整社工作还没有结束,各个人民公社在最近期间,还要分别召开一次公社的党员代表大会和社员代表大会,总结整社工作,检查和布置生产,清理公社账目,选举各级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我们必须继续做好整社工作,使人民公社更加巩固起来,更好地建设起来,一九五七年农业合作社,经过整风、整社,贯彻了民主办社,实行社队分权,推行了包工、包产、包成本的“三包”制度,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干部改进了作风,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党的总路线的鼓舞,从而出现了一九五八年农业大跃进,可以相信,人民公社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整顿建设以后,一定会在今年农业大跃进中进一步发挥它的优越性,这是实现今年农业更大丰收的可靠保证。
我国江河面貌正在逐渐改变
最后,我还想对于黄河的治理情况,作一简要说明。
自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后,治理黄河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治黄规划的鼓舞下,特别是在去年全国大跃进的推动下,黄河上、中、下游都展开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
黄河的根本问题是泥沙问题,治黄的基础是水土保持工作。在提出治黄规划时,保持水土著有成效的还只是个别村、个别山沟和个别实验站,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到一九五八年六月累计,已做的工程,估计可以初步控制水土流失的面积为十五万八千多平方公里,约占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面积的三分之一,原定到一九六七年控制十九万平方公里的规划有可能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
在水土保持的基础上,支流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也正在积极开展。原规划在一九六七年以前,要在主要支流上修建大型水库十座,现在已经开工或即将开工的大型水库有:泾河上的大佛寺水库、汾河上的下静游水库(改名为下石家庄水库)和洛河上的故县水库等三座。各支流上由群众广泛举办的小型水库就不胜枚举了。
原计划在干流上共将修建四十六个梯级工程,其中在一九六七年以前修建的有三门峡、刘家峡、青铜峡、渡口堂和桃花峪等五处枢纽工程,现在除桃花峪以外,其他四处枢纽工程都已开工了。全国人民热烈关怀的三门峡枢纽工程已经在去年胜利截流,预计将于一九六零年开始拦洪,一九六一年开始发电。此外,山东境内的位山枢纽工程也已开工。
上、中、下游发展灌溉的形势,也已打破了原来的规划。甘肃的引洮工程,正在开辟长达一千四百公里的山上河道,预计可以引水一百五十秒公方,灌溉一千多万亩耕地。下游在充分开展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基础上,结合大型工程,要求做到黄、海、淮、沂、泗等河流
的水源和地下水能够统筹互济,充分利用。一九五八年在黄河两岸已经修成的水闸有:新乡附近的人民胜利渠新闸,郑州附近的岗李引黄闸,兰考县附近的三义寨引黄闸,封丘县附近的大功引黄闸,东阿县附近的位山引黄闸,利津县附近的打渔张引黄闸等大型水闸六座。这些水闸对于华北平原的水利化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且将进一步发挥巨大的作用。
此外,在治理黄河的同时,对于其他几条主要河流,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作。在淮河流域,在上、中游广泛修建中小型水库,并继续修建昭平吕、临淮岗等大型水库,使洪水得到进一步控制;在平原地区,开始了河网化的工程,初步摸索到一条解决内涝问题的途径;在下游,开始了“淮水北调”,分淮入沂的工程,综合解决苏北地区的水旱灾害。在海河流域,近年来在广泛开展小型工程的基础上,建成了西河蓄水工程、海河挡潮闸和四女寺分洪工程,并正在修建滹沱河、大清河南支和潮白河上游的大型水库,使根治海河工作大大迈进一步。长江的流域规划和研究工作也正在积极进行,根治汉水的主要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库已经动工兴建。
以上情况说明,我国江河的面貌正在逐渐改变,我国人民驯服江河的伟大理想必将逐步实现。但是,在江河没有完全驯服以前,我们对于洪水还必须经常保持高度警惕性,特别是在一九五八年修好的水利工程,未经过洪水考验,大量新修工程还没有竣工,有些旧工程冬修较差,因此今年的防汛工作将比往年更为重要,更为艰巨。目前南方即将进入汛期,北方距汛期也不远,各地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及早做好防汛的准备工作,健全防汛组织,准备好防汛器材,保证防汛胜利,以保卫今年的农业大丰收,大跃进!
各位代表,我的发言就是这一些,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