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系统总结群众丰产经验 继续发展农业科学研究 丁颖代表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27
第12版()
专栏:

系统总结群众丰产经验 继续发展农业科学研究
丁颖代表的发言主席、各位代表:
我衷心拥护周恩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的报告并其他报告。现在,我谨就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情况展开研究工作的意见提请各位代表指正。
一九五八年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贯彻了“八字宪法”的综合技术措施,因而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促进了农业科学研究的大发展。农业科学队伍迅速壮大起来,根据极不完全的统计,已建立了县以上的各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六百来个;农业科学院也初步建立起直属的专业研究所二十九个,合计全国拥有农业研究人员一万七千八百余名,几倍于解放初期,使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就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情况来说,一年来,制出了电力绳索牵引机、立式旋转深耕施肥机、水稻密植插秧机、采茶机、高效率喷雾器等;制出赤霉素、抗生菌肥料以及各种土农药;选育了各种农作物和家畜的优良品种;家畜的受胎率、成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制成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和牛体反应疫苗、口蹄疫结晶紫甘油疫苗等生物药品;特别是发掘中兽医治疗经验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耕作土壤为对象的土壤普查鉴定,编写土壤资料,对于深耕改土、合理施肥、发掘增产潜力等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一九五九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上海全国地方科学会议的精神,和本着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专业研究和广泛的群众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向全国提出了十一个重点研究课题,这就是:建立基点,系统地总结高额丰产经验;编写水稻、小麦、棉花、果树、桑树、农业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家畜传染病等九种专业著作;设计十一种农业机具,并进行沼气液体化研究;总结牲畜的满膘满怀,多胎多产的先进经验,进行种畜改良;以及研究提出消灭猪喘气病、口蹄疫、马鼻疽、布氏杆菌等四种严重为害牲畜的传染病的防治方法;搞好大面积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系统总结防治小麦锈病、柑桔黄龙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的经验;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各种作物新品种;总结亚热带作物的丰产经验;培养农业利用原子能的技术干部;研究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等十一个全国重点项目。这十一个重点研究项目,在今年二月我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中一致认为是今年农业科学战线上的重大任务,必须努力完成。此外,各省、市、区以及专业研究所仍有自己地区和专业的研究任务。
为了配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和科学技术大改革的新要求,我院在二月工作会议中决定有全面展开农业科学研究的三项措施。
第一,设置基点,系统的总结丰产经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经过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特别是一九五八年的农业生产大跃进,对于农业科学应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但由于理论研究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一向不够紧密,致使研究工作者虽然发挥了很大的积极性,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或者也做出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可是对大田丰产中涌现的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仍有很多没有接触到,这就很难为生产实际解决问题,难以作为技术措施的理论根据,以便指导生产。这种现象最大多数的科学工作者都认为不应再留存下去。为了使科学研究工作能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我院在研究工作会议中特向全国农业科学研究部门提出建立基点,总结大面积丰产经验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约建立了二百三十多个基点,技术人员要参加整个生产过程,向群众学习,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协助群众进行试验观察和记载,和找出丰产栽培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加以进一步的研究解决。因此,这个基点,不仅是群众丰产经验总结的基点,也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点,同时也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革成果的实验证明和推广的基点。基点工作必须在当地党委工作者的统一领导之下,通过农业生产劳动来进行,同时在群众中进行普及和提高科学知识。
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群众性的科学技术活动结合起来
第二,走群众路线: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有着悠久而丰富的经验,而且勤劳勇敢,惯与大自然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一九五八年更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丰产成绩。其中所运用的丰产技术措施和所发生的理论问题,在以前的作物栽培书籍和研究资料中是找不到的,而广大群众则直接从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揭露出来;而且丰富多彩,在不同地区,各有不同的技术经验。这些事实和经验对科学技术上的不少难题给予了具体说明和理论研究的启示。由此可以认识到广大农民群众在科学技术活动上有着极大的潜力,而且他们对于科学理论和技术改革也有着迫切的要求。当我们到农村进行丰产经验的调查总结时,群众常就大大小小的具体问题向我们追问:“为什么?”“怎么办?”如果群众性的科学技术组织能够广泛地成立起来,科学技术活动能够广泛地在群众中开展起来,那就有可能把生产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多种多样的实际问题,由群众自己解决到一定程度,而不需要把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提交专业研究部门。一年来,人民公社的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小组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在生产技术上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我们科学研究机关决定今后必须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们组织机构,向他们介绍科学技术知识,加强他们的科学活动和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同时科学研究工作者就借此机会虚心向群众学习。象土壤普查由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广大群众一起进行,使作为农业生产基础的土壤利用和土壤研究问题获得新的进展,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当然,农业科学研究部门本身必须尽先把应负的研究责任担负起来,尽速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但如果我们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使农业科学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扎根和成长起来就可能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逐步缩小,同时也就加速我国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八字宪法”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开辟了广阔前途
第三,农业科学研究的协作问题:“八字宪法”的提出,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
究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途。从农业科学角度看,它首先使人认识到地球因素的土、肥、水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能够对此进行普遍的人工改造,就能够为稻、麦等农作物的生育创造前所未有的优越基础,从而使作物的地上部分得以充分地和积极地利用宇宙因素的光、温、雨、湿、风等条件,在接受人工的定向培育下,充分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效能,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其次它把农作物生产有关的各个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成为生产技术措施的指导纲领,成为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推进的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体系。从而可以使我们理解到,由丰产栽培的“八字宪法”中所引起的任何一个新问题,都可能牵动到其他七个因素成为新的研究问题。这就是说,亩产二千斤的计划指标所采用的八项技术措施,比亩产一千斤的可能有八项新问题出现;亩产三千斤的又与二千斤的八项技术措施不同。而在八项技术措施中的每一个大问题,还可能有很多小的问题存在。为了使新的丰产技术措施中每一项都得到同时的研究解决,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把农业科学研究力量组织起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分别承担任务,进行综合性的试验研究,以期同时解决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错综复杂的技术问题。过去几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高等农业院、校以及其他单位进行过多次协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和经验。但是,和所有有关研究机关展开全面的合作,以期对完成国家任务发挥更大的科学作用,还有待于我们科学技术界在今后作更大的努力。
从我国农业科学事业发展方面看,不论是农业气象,或是耕作土壤、农业生物等,都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仅仅在一九五八年农业生产大跃进中所提出的问题就很多。对于这些丰富的资料和具体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组织力量,全面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研究解决,一方面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能够积累更多的资料,写出中国农业气象学、农业土壤学、作物生理、生态学等专著,以便指导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指出:“在科学技术上,我们现在还是落后的,……在生产建设的各个战线上,存在着千千万万的技术课题,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当分工协作,为解决这些课题而努力。”这个指示,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和鼓舞,相信我们农业科学工作者一定能够鼓足干劲,积极努力,加强协作,以完成这项光荣的科学任务。
最后我对祖国大家庭成员之一的西藏同胞们,在平息西藏叛乱事件后获得新生,表示祝贺。我相信藏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够鼓足革命干劲,把西藏高原的工农业生产和一切教育文化事业迅速发展起来,而成为藏族同胞所期望的“人间乐园”。在这里我还要提到的,就是我对于印度一些政治家们,扩张主义者们的头脑健忘,非常惊异。东南亚很多国家仅仅在不久以前才打碎了帝国主义的枷锁,建成了一个庄严的完整的独立国家,当是记忆犹新的;印度并不例外,而现在竟然想跟帝国主义一起走,公开支持西藏叛徒,叫嚷“西藏独立”,妄想干涉中国内政,已经站起来的中国是安如磐石的,所可惜的是作恶者的本身将自食其果。我正告印度一些政治家、扩张主义者们重新清醒过来,接受以往惨痛的历史教训,展望将来全世界的光明前途,而特别努力维护中印两国已经昭告全世界的“五项原则”,来维护两国自有历史以来的友好关系,维护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