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生活在劳动群众中间 王纪元委员谈下放在兴隆华侨农场的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27
第16版()
专栏:

生活在劳动群众中间
王纪元委员谈下放在兴隆华侨农场的情况主席、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完全拥护周恩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位首长的报告,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我是首批下放的干部之一,最近才从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回到北京原单位工作。经过一年的劳动锻炼和基层工作锻炼以后,来聆听周总理的报告,觉得格外的真切、兴奋、感动。祖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正确领导之下,正以雄伟、壮健、整齐的步伐,向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进军。在基层,我们更清晰地听到了祖国大地脉搏的跳动和前进的脚步声。党和毛主席的每一个指示,每一句话,都是全国人民行动的准则和奋斗的方向。祖国的各方面都在欣欣向荣。每一寸土地,都在不断地起着惊人的变化。我们歌颂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胜利!
我想趁此机会首先向大家概括地介绍一下国营兴隆华侨农场的情况。
荒山成为花园
兴隆华侨农场是九个国营华侨农场中规模比较大的一个。一九五一年十月创办。农场人数共五千多人,是从东南亚和其他各侨居地回国的归侨、侨眷,其中大部分是从马来亚被英帝驱逐回国的难侨。老、弱、妇、孺多,有劳动力的只有三千多人。他们分批回国以后,就陆续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挥了他们的勤劳、勇敢、坚毅、开天辟地的精神。仅仅只有六、七年的时间,这一原来是荒山密林、蔓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地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美丽的大花园。三万多亩已垦地近一百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构成各有特点的园林地带;是作物区,又是花园区,有许多经济作物大家可能还比较生疏的;咖啡、剑麻、香茅、胡椒、橡胶、油棕、可可、椰子、槟榔、木瓜……这里很难一一列举。总之,这是多种经营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又是工、农、林、渔、畜牧、副业同时并举的综合性农场。
生产方面的成绩也是很大的。由于归侨原来就有经营热带作物的丰富经验,再加以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归侨整风后思想觉悟的提高,兴隆华侨农场出产的香茅油,无论就产量、质量方面,都被评为“全岛之冠”,在国际香茅油市场上,享有很好的声誉。兴隆华侨农场出产的咖啡,芳醇浓郁,喝过兴隆咖啡的苏联和东欧各民主国家的专家、作家、记者,赞不绝口,总要买一些带回去,作为珍贵礼物。自今年起,咖啡产量将有较大量的增加。农场自一九五六年起,每年均有盈余。一九五八年共盈余一百五十万元左右,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充实各项福利设施。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荒山变花园的生动事实,具体地说明了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
向劳动人民学习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亦改造了人。兴隆华侨农场的成员,来自海外的十七个侨居地,原来有一百多种不同的社会职业,单干思想一向根深蒂固;可是经过了党对他们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组织他们进行集体劳动以后,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思想上都起了深刻的变化。听党的话,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成为他们的共同的信条。
场员职工们的干劲很大,钻劲也有。他们每天工作十小时。有自觉自愿的劳动纪律,在工作中有创造性。爱清洁,好文娱。我们下放干部,一到兴隆华侨农场,眼所看到的,行动中所接触的,都是生动的社会主义教育和阶级教育。从他们的身上、心上,我们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优良品质。他们那种披星戴月、沐风栉雨的劳动精神,他们那种简单、朴素、勤劳、坦白、忠实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他们那种充沛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使我们处处感到自己是生活在劳动人民的大熔炉里,受教育,受锻炼,受考验。自己的阶级感情,不断地起了更深刻的变化。
农村是知识海。有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累积下来的经验,有我们党三十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是一门大学问。但是,知识分子下乡,能否学到一些东西,首先要问:有没有改造自己的决心?人在农村,心是不是也在农村?决心有了,心也在农村了,然后又进一步要问:能不能老老实实地同群众共甘苦,共劳动,放下干部架子,向群众虚心学习?
劳动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会清澈地显露一个人的阶级原形。有三种人,有三种劳动态度,一个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气很浓厚的人,拿起锄头、扁担来总是很勉强的,像有千斤重,掘土不到三分深。劳动态度飘浮,半夜唉声叹气,与劳动群众格格不入。一个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气很浓厚的人,他的劳动态度是忽热忽冷,三天打鱼,五天晒网。忽而引吭高歌,忽而垂头丧气。一个具有劳动人民本质的人,他的劳动态度是勤勤恳恳的,全力干,尽力干,一贯积极,和劳动人民随时随地取得密切的联系,并虚心向他们学习。只有以劳动人民的态度,一贯积极地进行劳动,才能在知识海里学习到我们在书本上所不容易学到的丰富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知识。
过五关,斩六气
但是,不管是那一种人,一到基层,纳入了劳动组织,他的“三风”“五气”,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三风”“六气”(加上书生气),是会大大减少的。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工作变了,而且变动的程度很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以尖锐的眼光,热烈的期待,注意每一个下放干部的劳动态度、干部架子、生活细节和对他们的真、假感情。这样,就一步步地促使一个下放干部,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干部不得不同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气和劣根性进行自觉的斗争。
“过五关”(劳动关、生活关、组织关、群众关、学习关)、“斩六气”(官气、阔气、暮气、骄气、娇气、书生气)并不是简单、轻易的过程,是细致的复杂的长期的斗争。而且这个关与那个关,这个气与那个气是密切地联系着的,不可能先打算过了这一关才来过那个关,先斩掉这个气才来斩那个气。过好这些关,斩掉这些气,才能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明确的工人阶级立场的社会主义新人。
劳动的过程,生活在劳动群众大熔炉里的过程,是辩证发展的过程。这里面有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有量变与质变,有矛盾的转化,由非工人阶级逐步转化到工人阶级。我在下放期间的深切体会中,感到党的干部下放政策的正确和英明。
除了极少数的顽固不化的人以外,人是可以改造的;但人的改造不可能大跃进。劳动能治百病,包括思想病在内。但是,只有在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才能得到彻底的改造,从而为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了思想建设的基础。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周总理告诉我们:“我们的事业,各方面都在欣欣向荣,都在快步前进,这是因为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是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事业。”这几句话概括了我们祖国的前进面貌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我们响应党和毛主席的一切号召,紧密地团结起来,以雄伟、壮健、整齐的步伐,向社会主义的灿烂大道迈进,来迎接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十周年!
最后谨祝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身体健康;大会胜利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