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马并未生角 水却上了山 汪德昌代表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28
第9版()
专栏:

马并未生角 水却上了山
汪德昌代表的发言各位代表:
听了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两位李副总理和彭副委员长的报告,我完全拥护。我们一定要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鼓足干劲,把今年的大跃进搞得更好。
引水上山战胜干旱发展生产
我们甘肃省武山县的东梁山,过去是最干旱不过了,群众生活苦得很。一九五六年,我们为了消灭干旱,发展生产,计划引水上山。当时很多人不相信,有的还说怪话:“若要水上山,除非辘轴生蔓马生角,乌鸦长出红耳朵”。我们没有泄气,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依靠集体力量,到底修成了东梁渠,把水引到了山上。全省人民夸奖我们是引水上山的旗帜,其实,要不是党的领导,水那里能够上得了山呢?
山区怎样灌溉,这又是个新问题。有人说“上山容易灌溉难”。经过这两年的摸索,我们找到了这样几条办法:
第一条,加固渠身,养护渠道。这是保证安全通水最关紧要的措施。我们在渠上建立了常年基建队,分片分段包干,专人负责,实行三保(保修、保养、保巡),四包(渠包固、树包活、路包平、水包及时加退)。在渠道两岸种了十五万株苹果,五十万株桑树,三十万株核桃,七万株葡萄,九万株花椒,十五万株桃树和杏树,还用草皮石头干砌法、红粘土制渗法、草皮护渠法等等,防止了坍方、渗漏、裂缝、冲刷,提高了渠道的质量,做到了上游常通水,中游通清水,田间不跑水。我们还在沿渠建立了通讯联络网,利用旗语、红绿灯和电话,互通情报,防止意外事故。
第二条,“引、蓄、用”三结合,渠网库塘化。我们已经修了三百十四条支渠,七十五座蓄水塘,七十一个塘连窖,并且正在进水口修建一个总水库。这样,东梁渠就开始形成一个“林连河,河连库,库连渠,渠连塘,塘连窖,窖包亩”的山区灌溉网。渠道送水,塘窖蓄水,按塘包亩,分片灌溉。闲时蓄,用时灌;雨时蓄,晴时灌;夜间蓄,白天灌。水源有了保证,灌溉也更合理。
第三条,平整土地,修建梯田。这是彻底解决山区灌溉问题的一条重要办法。现在我们已经把百分之三十的山坡地修成了梯田,其余的土地也进行了平整,减小了坡度。在坡地没有完全修成梯田以前,我们按坡度的大小,进行了土地排队,在不同坡度的土地上,种不同的作物,用不同的灌溉方法。在我们那里,十度以下的坡地种小麦,糜谷等密植作物,用人字形、一字挡、倒八字、斜畦挡等方法灌溉;十度以上的坡地,种玉米、高粱、洋芋等比较稀疏的作物,用沟灌、串堆子、盘龙灌溉、鱼鳞坑等方法灌溉。在水流不到的山尖上,利用地形落差,安装倒虹吸管,提高水位的方法灌溉。同时,我们还用高处开沟,低处打挡,小畦活埂,多开口,水量小的方法,分散径流,减少冲刷,增加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此外,我们还修了一部分地下管道,自己制造了五百多套人工降雨器,既能减少蒸发,节省用水,又能洗净作物上的尘土,促进他们成长。
山清水秀园林化风光美丽赛江南
老人乐得哈哈笑姑娘争着要上山
现在,东梁山上的面貌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一九五八年的粮食亩产,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了一倍,比解放前增加了五倍。过去不能种的大麻、水稻,现在也能种了。山上有了水电站,点上了电灯,还办了面粉加工厂、亚麻加工厂等小型工厂。小学、卫生站、保健站、供销站样样都有了。所有这些,过去是一样也没有的。不少的川区姑娘,也嫁到了东梁山。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所谓“穷北山,富南山,焦苦不过东梁边,担水磨面要下山,有女不嫁柏家山”,已经永远成为过去的事情了。
我们现在做到的事情还很少,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更多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我们计划在几年内,在东梁山上实现四网、六化,这就是:灌溉网,电力网,交通运输网,护田林带网;山地水利高级化,灌溉电气化,渠道工厂化(利用水的动力办小型工厂,用工厂的收入来养护渠道),荒山荒坡绿化,山地梯田化,村庄道路美化。那时候,东梁山将要变得更加美丽,正像群众歌唱的一样:“东梁山,东梁山,焦苦干旱变水川;山坡陡地变梯田,片片块块尽园田;灌溉系统自流化,工厂鱼米样样全;家家安上自来水,铁牛电犁来耕地;山清水秀园林化,风光美丽赛江南;老人乐得哈哈笑,姑娘争着要上山;共产党的领导好,幸福生活万万年。”
我们武山县是个山地多于川地的地方,干旱比较严重。现在,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鼓足干劲,朝着东梁山的方向努力建设,争取早日改变山区的干旱面貌。
当全国人民都在大跃进,加紧建设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那些喝惯了人血的西藏反动分子却在搞武装叛乱,闹“西藏独立”,想把祖国的领土西藏出卖给外国,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容忍的。我完全拥护中央的方针。我们一定要彻底平息西藏叛乱,一定要把外国侵略者和西藏叛乱分子的阴谋打得粉碎。我们中国人民向来就是说得到,就做得到!
我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代表批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