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生产自救·借粮互济 冀察热辽二百万人胜利渡过严重灾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10-24
第2版()
专栏:

  生产自救·借粮互济
 冀察热辽二百万人胜利渡过严重灾荒
【新华社冀察热辽十三日电】冀察热辽解放区人民,在中央分局生产自救的正确方针领导下,克服了天灾蒋祸,胜利渡过了今年的大灾荒。在生产救灾过程中,扩大了耕地面积三百万亩,发展了农村副业,更加密切了党与群众的关系。
全区由于天灾、鼠疫,特别由于蒋匪在公路铁路沿线和热东边缘区一带,实行“三光政策”,灾区范围极广,包括冀东北部、冀热察南部、热河全省(北部昭乌达盟少数县旗在外),其中以沿长城和锦古铁路一带为最严重。全部灾民达二百万,完全断粮者达五十万人以上,灾情最重之县,如凌源、平泉、新惠,灾民占全人口的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今年六月,灾情发展到相当严重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党政军民响应中央分局的号召全体紧急动员起来,在生产自救的方针下,迅速投入救死抢荒运动。机关干部除留下少数人员处理日常事务外,全部下乡领导救灾工作。省级干部也多下乡亲自掌握情况具体指导,从省到村都组织了生产救灾委员会统一领导,政府并拨发了大批救济粮和贷款。热河省政府先后发出救济款及贷粮二百五十九万余斤小米,贸易公司贷出食盐五十万斤,各地并自行筹调大批物资,投入生产救灾,如热东分区即发出救济粮和贷粮六十二万五千余斤,贷出豆饼五万四千斤、棉花四万九千斤,贷款五千万元。各村农会并清理果实,将一切可用的物资投入生产。
在救灾过程中,领导上纠正了干部中对灾荒漠不关心或者惊惶失措的态度,以及单靠上级和单纯救济观念的思想,并用一些地区把政府贷出物资用于副业生产,因而解决食粮问题的实际例子来教育群众,逐渐消除了群众中对副业无信心和等待救济的思想。
在生产救灾中,各地普遍组织了各种副业生产,特别是纺织。热中专署工厂以工代赈,借出纺车四百零五架,发出棉花一千一百斤,工资一千六百万元,解决了不少农民的吃粮和种子问题。热辽贸易公司也用以工代赈办法发展纺织,两个半月,群众所得工资即折合粗粮三千四百余石(每石五百斤)。有些贸易公司更进一步帮助群众推销产品。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并开展挖金、挖药、熬硝、熬碱、编席、编草帽、捕鱼等各种副业生产,结合运输,换回粮食。
互助借粮,在救灾中起了很大的调剂作用。在灾荒不十分严重地区,更有极大意义。由于去年土地改革中某些地区执行政策中的偏向,一般存有余粮者多有顾虑,认为借粮即是变相斗争,把粮食隐藏起来。领导上根据这种情况,首先在热东建昌县二道湾子区发起“一把米”运动,很快为群众接受,迅速开展到兴城、叶柏寿、凌源等县,叶柏寿一县群众即互助借粮食二十五万五千斤。这种互济方式,解决了许多灾民食粮种子的困难。
冀察热辽解放区各机关部队在救灾运动中厉行节约救灾,降低生活水平。每人每日节约一两到四两小米,为了省油,大家便吃生菜。此外还纷纷捐出私人的衣物,用以救济灾民。干部多深入群众,帮助查荒抢荒,亲自掌握救灾物资,帮助群众计划生产,和群众一起劳动,有的还将自己的粮食救济了灾民,和群众一起吃喝,使党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