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青藏路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03
第6版()
专栏:

青藏路上
本报记者 郭超人 杨立本
从祁连山峡开始、翻过唐古拉山,穿过藏北草原,直达西藏古城拉萨,两千多公里的青藏公路干线经过的地方,短短的五年,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常年积雪的山麓出现了万亩良田,丛密的秧苗青葱一片。荒无人迹的崖岭间,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曾经只有野兽出没的沙滩上,升起数不清的房屋,一座座新兴的城镇耸立在人们的面前……。
1953年冬,青藏公路局局长慕生忠将军带领第一批探路的骆驼队,穿过柴达木盆地来到青藏高原时,遥望昆仑,风雪迷茫,阿尔顿草原黄沙滚滚,满目荒凉。在这世界屋脊上修筑漫长的公路,面临的不单是修路问题,同时还要自力更生,创造生活条件,使广大职工能够在高原上安家立业。
“盐海”长蔬菜牛羊满山坡
人们刚到昆仑山下,就开垦了一片荒地试种农作物,这就是格尔木的“昆仑”农场。
公路建设者们唤醒了亘古沉睡的土地。海拔数千公尺的高寒地区,第一次出现了农场、牧场、菜园、花圃和果木园林。沙滩上种出了茂密的庄稼,人迹罕到的山岭间放牧着成群的牛羊。青藏公路职工们开始吃到了自己生产的粮食和蔬菜,自己牧场的肉类和奶品。
噶尔穆是著名的“盐海”,气候干燥的季节,地面上的盐碱粉末像一层白雪,镢头挖下去“卡赤”作响,这是碰到了结晶盐块。一些农业理论书说,含盐碱量超过一定限度的土壤就不能生长庄稼,根据这种说法,这里应当划为“农业禁区”。但是,青藏公路职工们毫不气馁。他们说:不能等待自然恩赐,要向自然索取!他们利用山中的雪水冲走了土里的盐碱,用附近出产的石膏改变土壤成分。五年来,他们把几千亩盐碱地变成了农田,试种成功四十多种农作物,仅粮食作物就有十四种。现在,这个农场拥有两万多亩耕地,十几台不同马力的拖拉机和运载汽车,开始代替了一部分手工劳动。
园艺家魏承叔六十九岁了,他是随第一批骆驼队来到昆仑山下的,五年的试验使他掌握了这里的气候、土壤和农作物生长的规律。经过多次失败,终于在高原上试种成西瓜和蕃茄、豆角等蔬菜,最大的西瓜重十五斤。在他经营的园圃里,苹果树、杏树、李树、枣树,都成活抽芽,杏树明春可望开花。即使在冰封雪冻的季节,魏承叔的温室里还能看到一盆盆鲜花。几年来,老人培育成功的十几种名花,第一次开放在昆仑山下。
矿藏布山间,产品供四方
青藏公路沿线大部分地区不长树木,有些地区连野草都很难看到。要在这里生存,并建设一条现代化的公路,燃料怎么解决?公路职工们一到高原就决定寻找煤矿。他们翻开地质科学书籍,想获得关于煤矿的知识,可是著书的人却说“高原无煤”。询问当地藏族人民见过煤矿没有,藏族人民根本听不懂,因为藏语中没有“煤”这个字,他们祖祖辈辈靠牛粪和草根作主要燃料。
矿藏丰富的青藏高原上没有煤矿?他们不相信,他们背上口粮,提着铁锤,到深山里寻找,他们终于在祁连山峡、昆仑山口,唐古拉山麓、藏北草原和拉萨河畔找到了质量很好的煤。有一次,几个养路工人出外打猎,追赶负伤的野羊来到一座险峻的山岭,野羊不见了,却看到一堆堆石块乌黑发亮。工人们很惊奇:是煤!经过一番勘查,一座煤矿发现了。这座矿不仅质好,而且储量大,后来人们就叫他“野羊煤矿”。分布在公路沿线的乌丽煤矿,昆仑煤矿,西大滩煤矿等,已经满足了沿线地区的燃料需要。不久前,职工们在拉萨近郊开采了西藏第一座煤矿,自古以来靠烧牛粪的藏族人民,第一次烧到了煤。
几年来,青藏公路的职工经过盐湖就建立盐厂,发现铁矿,就垒筑土高炉,那里有胶泥就开办砖瓦厂,在湖泊地带就采硼砂,把山洪引来发电……。今天,他们自制的砖瓦和木材,已经供应到公路沿线,昆仑山上的钢铁为汽车修配厂提供了原材料。皮革厂为广大职工制做适应高原特点的皮袄和皮靴。食品加工厂用马铃薯和面粉做成各种美味的点心和食品。这些自办的工厂每年生产成千上万吨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公路建设和运输事业的发展,也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负担。
楼房平地起,荒野建新城
从青海柴达木盆地到西藏的深山密林间,从三十九族草原到喜马拉雅山北麓的亚东河谷,青藏路及其支线经过的地方,建立起一座座新兴的集镇和居民点。
原是一片芦苇滩的昆仑山北麓草原上,出现了人烟熙攘的新城——噶尔穆。当人们刚来到这里,连帐篷也很难看到一顶。冬天,风雪交加,狗熊都蜷缩在洞里。夏天,又黑又大的蚊子满天飞,追着叮人。但是,为美好的明天所鼓舞的人们却认为,这里正是大有可为的地方。现在,噶尔穆像巨人一样耸立在草原上。建筑巍峨,烟云翻滚,一座大型的汽车修配厂已经建成了。许多个小型工厂,散布在城市的四周。一日千里地成长、发展着。
市区的街道宽阔平坦,还有一段铺上了柏油路面,这些街道有的叫“义务劳动路”,有的叫“共产主义礼拜六路”,都是职工们亲身修筑的。路旁林圃里插着五十多万株白杨和垂柳的树苗,望过去碧绿如茵。庞大的车站设在市区南端,这里派出的汽车,南通拉萨,北到甘肃的峡东,东抵西宁,西达新疆境内,是草原上公路交通的枢纽。对面新建的招待所大楼,每天迎接着几百位过往旅客,是青藏公路上最大的招待所。市区西边,是草原上第一座剧场,他每次可以容纳八百人看戏。商场、银行、邮局、书店、饭店整齐地排列在一起。机关房屋和职工宿舍的面积有好几万平方公尺,小学和幼儿园都设在市中心,孩子们的喧笑为城市增添了无限欢乐。
短短的五年,英雄的青藏公路职工们,用双手创造出了何等的奇迹!漫长的公路沿线,昔日的荒凉正在迅速消逝,更繁荣更美好的明天,在向人们招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