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水利化的中国和中国化的水利 谢家泽委员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07
第14版()
专栏:

  水利化的中国和中国化的水利
谢家泽委员的发言主席、各位委员:
我完全同意并拥护周恩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李富春、李先念两位副总理,彭真副委员长,李维汉副主席的报告。我现在想就水利化的中国和中国化的水利的问题作一个简短的发言。
我国正在高速度地向水利化迈进,中国化的水利科学也在孕育成长。我国水利化的任务是彻底消灭水旱灾害和充分地综合利用水利资源。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和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开展了规模壮阔、声势浩大的全民兴修水利的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大跃进的一九五八年一年内完成土石方工程量五百八十亿公方,扩大灌溉面积四亿八千万亩,初步治理洼涝面积二亿一千万亩,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三十万平方公里。在水利建设上,这样大的规模和这样高的速度都是空前的。依靠历年特别是去年所修的工程,加上群众在抗旱防汛中的英勇斗争,大大减轻了去年的旱涝灾害,战胜了黄河和汉江的特大洪水,从而保证了去年农业的大丰收。
我国全民兴修水利的运动大大发展了前人治水治山的经验,创造了许多宝贵的新经验,丰富了水利科学技术的宝库。
党及时地提出了:“以蓄水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群众自办为主”,“以小型为基础,大、中、小工程互相结合的地上水、地下水互相为用的完整的水利工程系统”,“充分地综合利用水利资源”等一系列的水利建设方针。这些方针正确地指导着我国水利化的迅速前进,并形成了我国水利科学的理论基础。这些方针解决了“蓄水”和“泄水”的矛盾,“用水”和“防水”的矛盾,从而能把“死水”变
“活水”,“害水”变“利水”。贯彻了这些方针,在平原洼地就出现了涝可蓄、旱可用的“河网化”和“洼地改造”;在山区和丘陵区就出现了“引水上山上塬、长藤结瓜、盘山开渠、节节拦河、库渠相连、闲时蓄水、忙时灌田、引蓄结合的自流灌溉系统”;在水土流失区就出现了“坡地梯田化、沟壑川台水库化、荒山荒坡绿化”。
在群众性的水利运动中,水利技术在群众中真正扎下了根,并且开了花结了果。群众不仅找到了对山区、平原和洼地的治理经验,也找到了修建小、中、大型工程的多、快、好、省的方法。例如水中倒土和大爆破、定向爆破等苏联先进的筑坝经验,现在已变成广大群众所掌握的技术;草木围埝和各种干砌卵石工程,这是我国群众的历史经验,现在已发展成为先进的技术。这正说明了贯彻土洋结合方针的正确性。
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水文方面大搞仪器测具革新,群众水文和全面服务;设计方面简化了设计程序,编制和采用了定型设计,运用了活版设计方法;施工方面开展了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工效,降低了造价。在水利科学研究方面由于贯彻了从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出发的方针,解放了思想,破除了迷信,采取了专业研究与群众性的技术革命相结合的方法,在总结水利化的经验,研究水利化地区的水情变化规律、高额丰产的灌水技术,利用当地材料筑坝、快速施工,节省材料和利用水力多发电等方面获得不少为水利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并有重大科学意义的成果。由于上述各方面的技术革新和水利技术在群众中真正扎下了根,大量的中型工程可用群众自己的力量修成;岗南(河北),黄壁庄(河北),密云(北京市)等大型土坝工程,过去经验要三、四年才能完成,现在可以争取在一年内完成;新丰江(广东),盐锅峡(甘肃),青铜峡(宁夏)等大型水电站(混凝土坝),施工一年多,即可开始发电;新安江(浙江),三门峡(河南)等大型混凝土坝,也可提前两年建成。所有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都比过去降低一半或一半以上。所有这些都是以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群众运动的收获,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与苏联的援助分不开的。
如上所述,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大跃进,提供了很多创造性的成功经验,指出了治水、治山的新道路和新方法,但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例如大规模水利化地区的水情变化规律问题和大、中、小工程的联合运用管理问题;在“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下和我国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中今后需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如何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水,如何统一调度全国水量等问题;如何更好更快地解决水利水电跃进中的设备关、器材关和劳力关;如何能够更好更多地利用水力、潮力等等。
由此可见,我们水利工作者当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及时地研究解决水利水电事业跃进中所提出的新问题,并要系统地总结我国水利化的丰富的经验,提高到理论,这就既有利于我国水利水电事业更大、更好、更全面地跃进,也有利于我国水利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这并不是一个简单轻易的任务,但是只要我们坚决地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把以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群众运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这个光荣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