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积极开发新林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0
第6版()
专栏:

  积极开发新林区
  本报评论员
木材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材料。今年,为了保证国家钢煤粮棉四大指标的实现,必须大量增产木材,做到及时供应。从目前情况来看,要增加木材生产,超额完成木材生产任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要积极开发新林区。
我国的森林分布不匀,大都分散在偏远的高山地区,采伐和搬运都比较困难。解放后九年来,虽然开发了一些原始森林,但还是集中在几个交通比较方便的林区。根据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全面铺开,开辟各偏远地区的原始森林。
我国现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林区,其中成熟林和过熟林占80%以上。这些树木如果不采伐,就会逐渐自然腐朽。老的森林没采伐掉,当然不能造新的森林,老林中的幼林也得不到良好的生长。因此,开发新林区,不仅对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来说是必要的;同时从林木生长本身来说,也是必要的,因为在采伐过的林地上可以进行更新造林,加强人工抚育,促进林木生长,以便加速森林更替。
开发新林区除了能增产木材供应国家建设外,对繁荣山区经济,发展山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有着很大意义。我国现有森林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或荒无人烟的高山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同时在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新林区,建立新的木材生产基地,就要相应地进行铁路、交通、邮电、财贸和文教卫生等各项建设,这就必然会给山区带来了经济繁荣,促进山区文化发展,也为其它经济部门开发山区地下矿藏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发新林区,要大搞基本建设。今年林业基本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大,国家除了继续开发东北、内蒙古地区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原始林区外,还要向西南原始林区进军,开发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南盘江等等原始林区。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接近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森林工业方面实际完成的投资的总和。为了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各级林业部门必须认真贯彻“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基建”的方针,根据林区情况和林业生产的特点,抓住工作的主要环节:
首先要尽早地修好通往林区的水陆交通运输干线,因为交通运输是林业生产建设的生命线。开发偏远林区要通过高山峻岭,从各种建设物资和生产设备到职工吃、住、用、穿和文化福利设施,都需要从外面运进林区,生产出来的木材及其它产品又需要及时运出来,供应各方面的需要。因此,开发新林区建立新企业,就一定要修好交通运输干线。
其次要抓紧时机,及早安排必须安排的施工项目,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第二季度是林业基建施工的黄金季节,这个季度的任务,占全年任务的40%,保证完成第二季度任务,对木材生产能力的增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认真贯彻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凡是能及时投入生产、增加原木生产能力的工程项目,必须保证优先上马;不够施工条件的不要急于施工,以免拉长战线,分散劳动力。这就必须统一调配劳力、物资,统一指挥作战。要做到统一调配、统一指挥,就需要建立与健全组织机构,特别是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在林区大办建筑材料生产基地,推行优质快速施工,大力开展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技术革命运动,都是保证工程进度的重要措施。
积极开发新林区,大搞林业基本建设,建立新的木材生产基地,是全党全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各级林业部门及全体林业基建职工积极努力以外,还要求铁路、交通、邮电、财贸、文教和卫生各部门,发挥共产主义协作精神,给以大力配合和支援,因为开发新林区是一项无所不包的社会性建设。如以开发大兴安岭林区为例,假如每年木材产量达到二千三百万立方公尺,就需要修建约一千八百公里大铁路、两万公里的公路,连同林业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各部门的职工和家属等就需要进入林区约二百万人,这些人要吃要穿要住,这样庞大复杂的社会性建设,离开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是不可能进行建设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