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独立核算各计盈亏 河南漭河钢铁厂吨铁成本逐月下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2
第2版()
专栏:

独立核算各计盈亏
河南漭河钢铁厂吨铁成本逐月下降
本报郑州11日电 河南省济源县漭河钢铁厂以车间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各计盈亏,使全厂每吨生铁的成本下降到一百八十七点七元,其中辛庄炼铁车间的吨铁成本只有一百四十七元。
漭河钢铁厂是在实行基地化的时候,将八个钢铁厂经过整顿提高合并组成的。原来的那些厂变成漭河钢铁厂的炼铁车间以后,车间职工,一方面由于他们是大厂的一个单位,缺少什么,就伸手向厂部要,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些车间的人马还是原先的那套班子,同自己的人民公社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什么,就到人民公社去拿。这样,在人力、物力、财力使用上,就忽视了精打细算,铁的成本很高。
今年1月间,中共济源县漭河钢铁厂党委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便在搞基地化的同时,提出了统一领导、分级核算、各计盈亏的办法,并且划清了厂与车间、钢铁工业与农业的界限,互相之间调配物资一律作价。接着,厂和车间便迅速建立了各种管理机构和制度,对财务开支、批准权限都作了具体规定。各车间还根据炉子容积的大小,制定了产量、质量和原材料消耗指标。在各个炉子上,还建立了核算卡,记载着每班的产量、质量和用料情况。这样从厂到炉,便作到人人有专职,事事有计划,样样有纪录。
从各车间领导来说,因车间成了独立核算单位,在领导思想上便改变了过去只顾高产、优质而不问成本高低的那种现象。他们为了使生铁成本迅速下降,天天去看各种原始纪录,具体地分析研究生产情况。如果发现那个炉子用的原材料多,而炼出的铁少,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要是发现好的典型,就立即总结推广。
各车间在实行独立核算的同时,还制定了生产定额和超额奖的办法,这种办法,大大地推动了以技术革新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各车间的职工,还利用业余时间,在第一季度里拣出乏炭六百三十吨,碎铁二百五十吨。
由于职工们改进了工具和操作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全厂人员月月减少,而产量却月月上升;2月份产量比1月份增加10%,3月份又比2月份增加21.4%。随着矿石焙烧、风量的提高和以石灰代替石灰石作熔剂等措施的普遍采用,不仅提高了铁的质量,使第一季度生产的铁的含硫量只有0.08%左右,同时,还有30%多的合格的灰生铁,而且使每吨铁的耗煤量也逐月下降。
漭河钢铁厂的成本虽然大大降低了,但是他们并不自满。目前成本最高的车间和成本最低的车间还相差一百元,就是在成本最低的车间里,各个炉子吨铁成本的高低也相差好几十元,他们正在总结先进经验,推广先进经验,以便达到全厂普遍降低成本的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