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马鞍山309号高炉高举优质高产红旗 生铁质量全部合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3
第2版()
专栏:

马鞍山309号高炉高举优质高产红旗
生铁质量全部合格
本报马鞍山12日电 记者于风、陈崇发报道:马鞍山钢铁公司三○九号高炉,最近几个月来做到了两高(利用系数高、生铁合格率高)两低(焦比低、成本低),成为安徽全省八立方公尺到二十八立方公尺小高炉中的一面红旗。这座容积八立方公尺的小高炉,4月份平均日产生铁十四点二吨,利用系数为一点七七五,生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每一吨铁所消耗的焦炭数量为一点零七吨,每吨铁的成本是一百七十九元四角六分。
三○九号高炉从去年11月8日开炉以来,生产一直比较正常;但是职工并没有自满,而是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大搞技术革新。2月份以来生产水平又有很大提高。
大风量、高风温,对于提高生铁产量、降低焦比、提高生铁质量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三○九号高炉使用的鼓风机马达为一百@,风量是每分钟八十四立方公尺,过去实际被利用的风量是每分钟二十到二十五立方公尺,很多风都放入大气中。风温也只保持在四百度。2月份,他们在学习了鼓足风量和管式热风炉多嘴燃烧的先进经验以后,大胆地进行试验,把风量增加到每分钟三十到四十立方公尺;同时,在热风炉上增加了六个燃烧咀。3月间,他们又学习外地经验,把高炉上风口的直径由原来的五十五公厘扩大为七十四公厘。风量迅速增加到每分钟五十到六十五立方公尺。风温也上升到摄氏五百度到五百五十度,最高达到七百五十度。这些措施使三○九号高炉的产量迅速上升,日产量比原来提高四吨以上,焦比也下降到一吨左右。
三○九号高炉在原料管理方面,采取了固定原料、精心加工、
“细粮”入炉等做法。这座高炉用的矿石、焦炭,都是马鞍山钢铁公司中型高炉不用的次等原料。矿石含铁量虽在48%以上,但泥矿、粉矿多;焦炭是土焦,其中又有许多质量低劣的“黑头焦”,灰粉大,强度也差。他们根据这种情况,提出了“粗粮细作”的口号,制定了一套管理原料的制度。这就是:固定用料——在一定时间内尽量使用一种矿石,矿石都经过化验,按品位高低分别堆放;精心加工——原料粒度力求均匀,按粒度分级入炉,同时注意原料清洁,焦炭不筛不入炉,泥矿不洗不入炉,粉石粉末不清不入炉;“细粮”入炉——根据小高炉的特点,把焦炭、矿石、石灰石、白云石等都破碎成小块,然后分级入炉。由于原料管理认真细致,这座小高炉不仅没有发生过挂料事故,还保证生铁质量不断提高。
三○九号高炉生产情况好,还在于他们严格执行了高炉操作规程和统一了三班作业。这座高炉刚投入生产不久,三班操作不够一致,影响炉况的稳定和产量质量的提高。为了统一三班操作,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他们坚持了工长、组长碰头会和工人班前班后会议制度。会上,针对炉况研究操作方针,检查决议执行情况。凡是经过决议的事情,就共同遵守执行。在实际操作中如有变动,必须向下一班职工详细交代,使每个工人都心中有数。
三○九号高炉是中共马鞍山钢铁公司炼铁一厂委员会的一个“试验田”。党委书记王天九等经常深入炉前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对工人进行教育。这座炉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红旗竞赛。班务会上也天天进行表扬、批评和自我批评。工长经常参加体力劳动,遇事都和群众商量,时时深入了解工人的思想情况,同时主动关心工人的生活。职工经常情绪饱满,干劲十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