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发动群众充分讨论 深入田间仔细调查 大岭管理区包产指标切合实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3
第3版()
专栏:

发动群众充分讨论 深入田间仔细调查
大岭管理区包产指标切合实际
本报长春12电 吉林省榆树县大岭人民公社大岭管理区,走群众路线,经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包产指标,进一步调动起生产队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春耕生产。
这个管理区根据公社的统一计划,今年要种一千七百七十公顷地。在备耕阶段,管理区就制定了生产计划,并召开生产队干部会布置下去。但是,生产队没有充分发动群众讨论,管理区定的产量指标,许多社员不知道;有些人虽然知道,但也不十分关心。指标是否真正切实可行,干部和社员都心中无数。管理区党支部发现这种情况后,立即发动群众进行讨论,运用高级社时的包产经验,使产量指标在群众中落脚生根。
在讨论包产指标时,全管理区普遍开展起鸣放、辩论。社员们讨论的非常认真,地里、饭桌上、各种会议上,到处都可以听到辩论的声音。辩论中,有的干部不从实际出发,希望指标愈高愈好,认为这样可以鼓足社员的干劲。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生产指标必须力求切合实际;但不敢直说,怕被批评为“保守”,因而抱着随大流态度。
究竟指标多高合适?怎样把指标定的又先进,又有超产余地呢?党支部在进行了仔细研究后,认为要把这件工作作好,必须始终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党支部领导下,专门成立了包工包产评议委员会,委员会除有管理区、生产队的干部参加外,还吸收了有经验的老农参加。在包工包产的过程中,召开过十六次会议,还先后分别开过十多次老农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为使包产指标有更具体的事实根据,他们还分别对土地进行踏查,丈量,根据土、肥、水等条件,加上今年要加强田间管理的情况算了产量细账。通过这样一些细致的工作,支部摸到了底,从而说服了各种不实事求是的人,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包产指标。
经过讨论包产指标和措施,大大启发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在全管理区范围内掀起一个新的更大的生产高潮。生产队与生产队、生产组与生产组展开为实现跃进指标的劳动竞赛。出勤率和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这个管理区比社里规定的时间提前十五天,于4月24日完成了播种任务。社员为了保证做到苗全苗齐苗壮,正在细致地检查播种质量,进行质量“补课”,突击积肥、造肥,增施肥料。 (李树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