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公养私养并举大养猪鸡鸭鹅 芦屯公社后安平队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增添生猪 沙建公社家禽几个月内比建社初期增加近两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3
第3版()
专栏:

公养私养并举大养猪鸡鸭鹅
芦屯公社后安平队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增添生猪
沙建公社家禽几个月内比建社初期增加近两倍
本报讯 福建华安沙建公社在发展家禽生产中,认真贯彻执行公养和私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并充分发挥公社的优越性,解决了种苗、饲料、劳力问题,因而使全社家禽生产欣欣向荣,鸡鸭鹅达到五万九千多只,比办社初期增加近两倍,平均每户有鸡鸭鹅十多只。
沙建公社前一时期家禽生产发展不快,党委会检查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是领导上抓得不紧,同时没有很好贯彻执行公养和私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于是,决定由公社党委书记挂帅,建立家禽生产指导委员会,大力宣传集体饲养和社员家庭饲养并举的方针,同时明确宣布谁养谁所有、多养多收入的政策,具体规定队和食堂饲养的家禽,其收入归饲养单位支配;社员个人养禽,其收入归个人支配。而且向群众宣传发展家禽生产的好处:一、能充分发挥老弱劳力的作用;二、增加集体和个人的收入,改善社员生活;三、能保证对市场的供应。这样一来,大大刺激了生产队、食堂和社员发展家禽生产的积极性。社员们除了自己多养鸡、鸭外,还纷纷向队、食堂投资母禽、种蛋和盖禽舍用的木材、瓦片等,发展集体养禽业。
社里决定以队为单位建立幼禽抚育场,大规模繁殖幼禽,并且向社员宣传“少吃多孵”的道理,号召社员不吃种蛋,多孵幼禽。这样,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孵化热潮,全社共发展了鸡鸭鹅五万九千多只,其中社办养禽场养的有四千五百只,队、食堂养的三万只,社员个人饲养的二万五千只。
干部带头、群众动手,全社开辟了广阔的饲料来源。总结了“种、繁、制、代、赶”五字妙法:“种”就是利用屋前屋后、田头田尾种植青饲料;
“繁”就是用树叶树皮繁殖白蚂蚁;“制”就是用花生壳等加工成饲料;“代”就是采用各种代饲料;“赶”就是赶鹅上山、赶鸭下田。下尾食堂干部到山上割草回来繁殖白蚂蚁成功后,全食堂三百多只鸡全用白蚂蚁喂养,而且鸡长得很快。
本报讯 辽宁盖平县芦屯公社后安平生产队,采取“私养公助定吃肉”
“母猪‘分’养,见崽提成”等措施,调动了社员养猪积极性,社员养猪情绪高涨,生猪生产迅速发展。
后安平生产队的社员,过去就有养猪习惯,特别是母猪养得较多。为了进一步发展生猪生产,经过和社员共同商量,决定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一、私养公助定吃肉。具体作法是:生产队贷给社员仔猪,每口猪贷给糖糟四百斤,精饲料按国家供应标准,预支钱给社员自己购买。同时发动社员房前屋后多种瓜类和收集野生饲料,解决饲料问题。猪养成了由队收买,以质论价给报酬,生产队并负责给每头猪拉二十车土垫圈。为了解决社员吃肉的问题,规定社员养两头猪可自吃一头,养一头自吃一半的“多养多吃,少养少吃”的办法,余者按牌价卖给国家。同时生产队和社员签订养猪用肉合同,使社员心里有数。这就消除了社员的思想顾虑。为鼓励社员精心饲养,队里规定了够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可杀吃和出售,如中途私自卖掉,生产队就把猪款、饲料预支款全部收回。
二、母猪“分”养,见小猪提成。生产队把母猪分给食堂饲养繁殖,由生产队供给每头母猪一千斤糖糟和二百斤精饲料,不足部分由食堂解决,繁殖的小猪按四六提成,即食堂四成,生产队六成。这样就促使社员人人关心集体养猪,搞好集体养猪,提高繁殖率。
三、专人饲养三定一奖。为了加强母猪饲养繁殖,以食堂为单位,确定专人饲养,并实行定任务、定饲料、定报酬和超额奖励的管理制度。具体作法是:喂一口母猪每月付给二十个工分;一窝定八个小猪,每个小猪到分窝止付给十个工分;一窝超过八个小猪时,除按数付给工分外,每个小猪奖五个工分。如因饲养管理不善而受损失,由饲养员赔偿。
后安平生产队共五百六十七户,全队有六十九头母猪,除三头小猪外,其余都满怀,平均每头母猪按八个小猪算可下五百多个小猪,加上社员现有的,到五月底可以实现每户一头猪的计划。每头母猪到年底再下一窝小猪,就可翻一番,实现每户两头猪。现在队里已拨出二十六个小猪给社员饲养。社员们都抽出早晚空隙修整猪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