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随着河网化工程的不断发展 淮北水稻面积进一步扩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3
第3版()
专栏:

随着河网化工程的不断发展
淮北水稻面积进一步扩大
本报合肥12日电 安徽省淮北地区随着河网化工程不断发展,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今年,淮北地区计划改种水稻的面积,将比去年扩大一倍。目前,在千里淮北平原上,有三十多万农民组成的许多改种水稻的专业队,在积极整田、打埂、育秧苗、修渠道。现在已有近四百万亩春稻田打好了田埂,普遍进行了多耕细耙,每亩施基肥都在千担左右。这些春稻田所需的秧苗已基本上育好,同时夏稻(麦茬稻)田的育秧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为保证今年改种水稻计划的完成,淮北各地从去冬就逐丘逐块地安排改种的稻田,训练改种水稻的农民技术员达二十多万人,改制、添置了种植水稻所用的农具和提水工具近百万件。淮北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强了改种水稻工作的领导,阜阳、蚌埠两专区除专区、县、公社建立改种水稻领导小组(委员会)外,各生产大队、生产队都进一步健全原稻改专业队的组织,并推行划片包干办法,层层有专人负责。同时,还总结了去年种植水稻丰产经验,开展红旗竞赛,大搞大面积丰产运动。
自从1957年入冬以来,淮北人民在三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平原上,兴修大小河网的水利工程已达四十多亿公方。大规模的河网化工程仍在继续施工,新开的九条新河,将把颖、淝、涡、沱、浍、濉河等淮河支流纵横切断,互相勾通连接起来,组成几十块大河网,与大河穿连的小河也已开挖好四百多条,目前正在开挖的还有一千二百多条,将组成大河网之中无数的小河网。这些河网工程有的在目前已开始发生效益,蓄水已基本上满足今年改种水稻插秧的用水需要。
中共安徽省委提出在淮北地区实行河网化、水稻化,把多灾的淮北变富饶的江南,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淮北水源也很充足,只要大搞河网化工程,不但可留住天上水,蓄起地面水,地下水只要挖几公尺深便涌出来。在省委提出的河网化、水稻化正确方针指导下,淮北地区种植水稻面积一年比一年扩大。 (李祥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