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三结合”现场会师攻质量 北京起重机厂一月之间正品率提高到98.95%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4
第2版()
专栏:

“三结合”现场会师攻质量
北京起重机厂一月之间正品率提高到98.95%
本报讯 记者雷润明、张慧贤报道:北京起重机器厂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针对产品质量的关键,采取“现场专业会议”的办法,到劳动现场,面对产品,各抒己见,又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的研究,使生产中的质量问题解决得既快又好。
“三结合现场专业会议”的形式,是在这次增产节约运动中发展起来的。运动的头一周,全厂职工就提出了五千多条意见。这些意见绝大部分集中在产品质量问题上。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按照过去的惯例,起初只是由领导干部找技术人员和个别老工人来共同研究,由于他们对各个产品的生产环节不是那么熟悉,因此解决问题不深不透。像齿轮的质量就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这次,厂长、车间主任和一部分技术人员,一同到齿轮小组,同这个组的全体工人一起举行“三结合”的“现场专业会议”。会上,对各种质量不好的齿轮,首先进行了详细的鉴定,接着就共同检查造成质量不好的原因。检查中工人们自我批评说:过去,为了图快,应该一刀下来的活,分成两刀加工,结果造成齿轮里外圆不同心;有的说:生产用的工具和胎具,用时就拿,不用就扔在机床旁边,从来不检查,很多都变了形,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很难合乎规格;还有的说:小组的质量检验制度不严格,有时根本就不检验。工人们在发言中,针对产品的缺点,既谈技术,也谈人的思想,互相批评,互相补充,非常生动。
技术人员也在会上补充了工人们不易发现的一些原因。如加工齿轮的滚刀角度常常因为磨得不精确,结果切削的齿轮角度也就不准确了。在指出这些缺点的同时,还从技术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向工人讲解了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这样,齿轮加工质量不好的各种原因,就全面、深刻地被揭发出来了,领导干部也就心中有数了。
在检查的基础上,他们又互相研究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党团组织就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举行了专门的会议,技术人员也到现场帮助工人改进操作方法,领导干部也当机立断,一些要由他们作出决定的问题迅速作出了决定。因此仅仅花了七天的时间,齿轮质量不高的问题。就全部得到了解决。
接着,齿轮小组的经验很快在全厂范围内推广,全厂产品质量上的十六个重大关键问题,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
由于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这个厂很快扭转了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因废品和返修活多而造成的工时大量浪费和成本增高的局面,全厂出现了高质、高产、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新气象。
据4月份统计:这个厂产值完成115%,各种产品的产量都完成了计划,其中汽车吊车的产量超额完成60%,机械加工的废品由3月的3%降低到4月份的1.05%,劳动生产率较计划提高了16%,成本降低了25%。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