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每一台机器的质量都应当是优等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4
第2版()
专栏:

每一台机器的质量都应当是优等的
本报评论员
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是各个工业部门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的一项共同任务。机械工业部门尤其要确保产品质量优良。
机械工业的产品绝大部分是生产工具,质量好坏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建设有直接的深远的影响。例如有些人把机床叫工作母机,它要生产出很多的新机械,它们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机床又是基本生产工具,一台机床一般要使用十五年、二十年以上,如果质量低劣,影响机床的使用年限,那对国家将是重大的损失。又如,电站设备如果质量不好,结果或者是不能安装运转,或者是降低设备使用效率,缩短设备寿命,甚至发生事故,这都会妨碍电力工业的发展,并使其他企业不能正常地得到电力供应。总之,质量优良的机械产品,可以保证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机械产品如果质量低劣,就不仅会使机械工业本身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使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也受到损失。供生活日用的机械产品如自行车、收音机等如果质量不好,也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今年,机械工业部门担负的生产任务不但数量比去年更大,大型、重型、精密的机械设备所占比重也大大增加了,机械产品的质量要求就更加严格。例如,国家当前急需的六大设备,大都是一些重型、复杂的产品,一套设备的主机、辅机和配套产品,往往多至几十种、几百种。要把这些设备按期按量成套地生产出来,尤其要注意质量。其中任何一部机器或者一个部件、一个零件如果质量不合规格,就会使整套设备不能及时出厂或者不能及时安装运转。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争取在优质的前提下实现高产,这是当前机械工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几年来、特别是1958年的经验证明,只要企业领导人员根据多快好省的方针,切实树立起数量和质量统一的全面观点,就可以找出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增产的有效措施。在这些措施当中,有哪几方面特别需要注意呢?
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命。产品优质必须通过工人的双手来实现。只有发动广大群众,发挥每个人高度的责任感,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保质量的风气,保证产品质量的工作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正在热烈开展的红旗竞赛运动,应当把保证产品质量列为重要的竞赛条件,经常进行检查评比。领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要实行“三结合”,共同研究解决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由于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各个机械工业企业应该针对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技术革命,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新、老产品质量方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材料代用等新情况下的问题,都应该积极通过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来逐一解决。同时,要采取各种有效办法,交流和推广各种先进的技术经验,帮助工人、特别是新工人提高生产技术。
加强技术管理。在产品复杂、工序繁多的机械工厂中,要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既要依靠广大群众的自觉性,又要有集中领导和科学管理。必要的技术管理组织,如技术检查、工艺设计、试验和计量工作等,没有的应当建立,不健全的应该健全起来;必要的技术管理制度(如产品设计审查和设计修改制度、图纸的管理和修改制度、质量责任制度等)和工艺纪律,应该明确制定,严格执行。千百次的实践证明,这些必要的组织和制度是组织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依靠群众健全这些组织和制度,不仅同充分发动群众、发扬敢想敢干的精神不相矛盾,而且可以更好地贯彻这些原则。
加强机修、工具车间等技术后方部门。没有合格的工具和机器,便难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工具、机修车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供给各生产车间合格的工具和检修设备。各机械厂应该加强这些部门,同时不要把它们当作生产车间,分配给过多的其他方面的任务,以免削弱技术后方的作用。
切实加强质量检验工作。质量检验工作是同产品质量低劣现象进行斗争的主要手段。从原材料和协作件入厂,到各个重要加工工序,一直到成品,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检验工作一方面要发动群众,进行自检、互检,一方面还要有健全的专责检验机构,使两方面结合起来。一系列必要的质量责任制度和检验制度,以及质量的统计和分析制度,都应该建立和健全起来。
目前,机械工业部门的广大职工已经围绕着制造六大设备的中心任务,掀起了以技术革命为中心、以增产节约为目标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各地已经涌现出不少优质高产的先进单位。我们相信,在这个广泛的群众运动的基础上,机械工业部门一定可以做到优质高产。(附图片)
哈尔滨电机厂4车间水轮机组白银昌创造了一个新砂轮机,解决了用手掌握砂轮,加工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的问题,并且提高工作效率三倍。这是白银昌正用新砂轮机磨水轮机坐环。
本报记者 宗白易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