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争取棉花丰收要趁早 查苗补苗消灭缺苗断条 加强管理力求苗壮苗好 老棉区新棉区加强协作 播种未完成的要抓紧进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4
第3版()
专栏:

争取棉花丰收要趁早
查苗补苗消灭缺苗断条 加强管理力求苗壮苗好
老棉区新棉区加强协作 播种未完成的要抓紧进行
本报讯 全国各地谷雨前播种的棉花现在已出苗六、七成以上。各地对棉花播种备耕工作抓得早、抓得好,大部棉田都达到了地平、墒饱、肥足的要求,因此棉苗都比往年长得整齐茁壮。各地的园田化丰产方的棉田,现在一般已长出一两片真叶,长得特别好。清晨,在垅齐行直的田野上,可以看到列队整齐的棉苗微微侧向初升的朝阳,随着掠过的晨风微笑。
目前,黄河流域各省,棉花播种已经进入扫尾阶段,各人民公社正组织力量加强苗期管理。陕西省关中地区普遍学习了张秋香“锄梦花”的经验,棉苗刚显行就进行了中耕松土。山东省高唐县在“分秒必争抓查补,一棵不缺保全苗”和“寸土不闲”的查补运动中,批判了“七成凑八成,七八成苗就对头”等错误想法后,连原先空下的地头地角也补种了;同时,普遍松土一遍,对那些白地播种的棉田,也将提前追肥,补施基肥。河南省新乡专区最近组织各县棉花增产办公室主任对一百万亩丰产方棉田进行了检查,认为出苗好,苗期管理抓得紧、治虫工作搞得好,全部合乎要求。长江流域各省,多数地区播种进度较慢,正在突击抢种中;播种结束的地区,也已展开棉田查苗补种和中耕除草工作。
今年全国各地搞营养钵(块)或方格育苗移栽的棉田约有一千万亩。这种棉苗,准备移栽到春白地里去,已经开始移栽,成活率很高。这类棉田将比一般直播棉花早开花十天到二十天以上,每株可以多结早桃两个到五个以上。四川省简阳县今年移栽的棉苗个别已经现蕾,预计在6月初旬就可见花。南方为夏收腾地后移栽用的棉苗,以及各地为将来移补缺株用的“太平苗”,都开始采取解除保温装备、进行大田锻炼等措施,以利于棉苗正常地生长发育。
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今年扩大棉田都在一倍左右,发展了不少新棉区。各省都很注意对新区植棉的支援工作。浙江省金华、温州两专区是今年新发展的棉区,省、专、县都分别举办了植棉技术训练班,为生产队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省里还组织了慈溪等老产棉县的植棉能手到这些新棉区辅导。现在这些地区第一次种棉花的农民群众信心十足,纷纷向老产棉县提出挑战,表示要虚心地向老产棉区学习技术,因地制宜地创造自己的棉花增产经验,力争秋后丰收比过老产棉区。江西省吉安专区也是新扩大的棉区,由于播种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同时不少由稻田改成的新棉田土壤比较粘重阴湿,死苗缺苗较多;当地群众并不因此丧失信心,他们一面采取了早中耕、多中耕的办法松土,提高地温,保护棉苗,一面一次又一次查苗补种和移栽。
许多产棉区为了解决加工细作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注意了工具改革。江苏省泗阳县农具厂已改装出一种中耕器,比当地现有的中耕器效率高三倍以上;试制成功的喷雾器,已经投入生产,计划在第二季度内生产二千架。各地许多人民公社大量采集了去年经过试用的野生草药根叶和树皮,保卫棉花不受病虫侵害;同时,大搞土化肥,增添和修补提水工具,要让棉花“吃饱喝足”。
目前,查苗补种和突击完成棉花播种任务仍然是很重要的问题。长江流域棉区各省因麦类密度加大,套种棉花比较困难,同时前一时期雨水频繁,播种进度受到影响,尚有20%左右的棉田没有下种。黄河流域各省播种已达到90%以上,但扫尾工作迟缓。需要引起注意。(附图片)
上图:云南耿马傣族佧佤族自治县勐定@的傣族农民今年第一次种棉花。这是社员在棉田里拔草。
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