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密”字及其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4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密”字及其它
“密”字,是农业“八字宪法”之一字。密到什么程度才好?曰:“合理密植。”
怎样才算“合理”?
“越稀越好”,历史经验证明这是不合理的。
“越密越好”,是不是“合理”?应当说,也不“合理”。可是,有一些人是这样想的,而且是这样做的。一亩麦子地,下了一千斤种子,麦苗出土,细得像头发一样,在苗期就“倒伏”了。
“密”到这样的程度,就近乎荒谬了。
的确是这样,超过真理一步,就荒谬绝伦。怎样才算“合理”是有它的客观标准的。
什么是“合理密植”的客观标准?
枣阳县环城公社国光生产队劳动模范赵安生,用事实说明了棉花过密或者过稀都不好。他们队里有这样几个例子:二亩岗地,每亩五千五百株,单产籽棉五百斤;紧挨着的一亩五分地,每亩三千二百株,单产籽棉八十斤(除了因为稀植减产以外,管理不好也是一个原因)。还有二亩河地,每亩八千三百株,苗高桃少,单产籽棉三百斤;另一块河地,每亩四千五百株,单产籽棉七百斤。土质、肥料大体相同,就是因为密度比较“合理”和比较“不合理”,产量相差很大。
如上所说,“密”字有它的客观标准,农业“八字宪法”的其他七个字,也都各有它的客观标准。“八字宪法”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项措施。到底某项措施好不好,不是任何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要看实行这项措施的结果是不是增产,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使是最好的增产措施,如果是干部包办代替,强迫命令,一定达不到增产的目的。只有社员群众亲身体验了这项增产措施的好处,并且愿为实现它而努力,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我们主张,在执行“八字宪法”的过程中,要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
对于某些同志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应当承认“八字宪法”的客观规律,承认农作物生长的客观规律。“八字宪法”的客观标准,是农作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既然农作物的生长有它的客观规律,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它总是要发生作用的。这就是说,你承认它,认识它,掌握它,它就能发生好的作用,其结果,就是增加生产;反之,如果你不承认它,不认识它,不掌握它,甚至违犯它,其结果,就是减少生产。客观规律是科学的东西,是“不顾情面”的东西,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东西。它决不因为你的主观愿望是“增产”,而当你违背它的时候,也不使你碰钉子。不,不是的。只要你违背了它——这位“客观规律”,它就毫不客气地叫你碰的头破血流。
能不能找到客观规律呢?是不是像在口袋里找东西一样一下子就找到了它呢?客观规律并不是神机莫测的,是能够找到的;但是,要花工夫,要动脑筋,要放手发动群众,要做试验,要做总结。上面说的那位劳动模范不是已经找到了棉花密植的客观标准了吗?他所说的岗地和河地的棉花密植的标准,就是花了工夫,动了脑筋,发动了群众,做了试验,做了总结才找到的。如果这个队的领导上,能够把1958年棉花密植方面的经验教训中最根本的东西,——照客观规律办事这一条,运用到领导全队生产上,那么,不仅这个队的生产要获得全面丰收,而且这个队的领导水平将要大大地提高一步。
“经一事,长一智”。认真地总结1958年的经验,对全党全民和每一个人本身都会得到很大的好处。这里说的“合理密植”,不过是经验大海当中的点滴而已。
(摘自湖北“七一”第五期,作者龚同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