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邻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4
第8版()
专栏:

邻居
河南登封中岳庙南新庄 耿振印
红旗人民公社王庄生产队和卫星人民公社李弯生产队,是紧密的邻居。
王庄生产队人力、畜力都很棒,但水利条件很差。刚过完春节,党支书王二会就领着搞麦田管理的一班人,早早把井都修理了,河道都筑了拦坝,赶麦苗浇返青水时,井水、河水凑拢来才够用了。
返青水浇罢,接着又该浇拔节水了。可是水都刮干了,怎么办呢?王支书想想,只好把各个井再往下挖深了三尺,才把拔节水浇了。
拔节水浇罢,又该浇灌浆水了。井里、河里刮几下就干了,眼看麦子灌浆期快过,还有一百多亩没有浇。这可把王支书着急坏了。他黑夜白天想办法,想来想去,突然想到和李弯生产队交界处的地里有两眼古井不知有水没有。他决定立刻到古井那儿去看看。
走到交界处,他看见李弯生产队的一段种棉花的大秋地不但没有犁,连底粪还没运来,田里乱蓬蓬的长着一片杂草。
他吃惊起来:“啊呀!俗话说:谷雨前,该种棉。谷雨已过了,这地还没运粪,还没动犁,不及时种,咋能保证丰收呢?特别是种棉花,晚种一天不就要少收好几斤吗?”
他心神不安的走到那两眼古井跟前看了看,两眼古井早塌了。
当天晚上,王庄生产队召开了社员大会。王支书动员大家集中力量帮助李弯生产队搞春耕。因为现在河里、井里的水都干了,自己田里的活得停一停,等水。
霎时,街上的人马车辆,装的装,拉的拉,担的担,推的推,闹腾起来。
第二天早起,李弯生产队那二十六亩大秋地全部摊了三、四寸厚那么一层肥料,十几犋牲口犁的犁,耙的耙,耩的耩,赶天黑把二十六亩棉花地全翻好了。
傍晚,大家正在饭厅里吃晚饭,王支书耽心着水的事,便又到井上去看水上来有多少。他走出村庄,突然听见哗哗哗的水声。抬头一望,影影绰绰的看见麦田边上站着人,每个人都拿着家伙忙来忙去,好像在干什么。他觉得很奇怪,社员们都在家吃晚饭,哪里来的人?哪里来的水?
“谁在那里?”他远远地问道。
“我们呀!王支书。”对方一个人回答。
他听着这声音好像李弯生产队的李支书,立刻加紧脚步往前走:
“是不是李支书?”
“就是呀!”
“这般时候了,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
“浇麦呀!”
原来李弯生产队人力、畜力很弱,但有个水库,水利条件好。他们把自己的麦子浇完后,一看王庄生产队的麦子没有浇,便把水改下来浇起来。水库里的水很大,分十几股,一天能浇一百多亩麦,李弯生产队由李支书领着,已把王庄生产队的麦浇了六、七十亩了。
王支书走到李支书跟前一看,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这有什么,将来我们的棉花地,还得请你们帮着犁呢!”李支书笑着回答。
“棉花地?我们已经替你们犁好啦!”
哗哗哗的流水声中,响起了王支书、李支书和社员们的笑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