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海南藏族快步追赶先进民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5
第6版()
专栏:

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海南藏族快步追赶先进民族
本报讯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灯塔人民公社,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去年工农牧业生产取得很大跃进,使草原面貌大为改观。
各种牲畜由1957年的十二万八千九百六十一头,增加到十六万三千八百五十四头;开荒四千三百亩,打破千年禁忌新修水渠十九条,挖泉一百余个,收获粮食五十一万斤;并且破天荒在草原上办起了肉品、乳品、肥皂、人造棉、石灰、砖瓦、肠衣、农牧工具修配、骨粉、生物药品等十几所工厂。
灯塔人民公社共四百四十六户,绝大部分是藏族,也有少数回汉民族,周围牧草丰盛、资源富饶,有大面积可垦荒地,开展多种经营大有可为。从久远的年代开始,牧民群众就逐水草而居,过着近似原始的游牧生活。1956年初,在这里建起两个牧业社,才逐步推行定居,打破了单一经营牧业的惯例。长期以来,广大牧民在反动牧主、头人、宗教的压迫下,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57年合作化高潮到来,未经过系统民主改革的牧业区,一小撮反动牧主、头人不甘放弃封建剥削,顽固地抗拒社会主义改造,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于是,一个大张旗鼓的反封建斗争,席卷整个草原。牧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部落、宗教等压迫剥削劳动牧民的封建制度、特权,全部被摧毁,使牧民在政治上、思想上得到进一步解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空前提高。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后,展开多种经营、为生产大跃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过去,广大牧民吃一粒粮食,用一把落后的铁质工具都要从几百里以外运来,每年宰杀大量牲畜,其他生产、生活资料全部依靠外地供应。而从事工农牧多种经营之后,从根子上改变了这种情况。
开荒种地、办工厂,对牧民来说是陌生的。人们本着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的原则,社员向社投资,解决了工具和种子的困难。不懂技术,在劳动中向汉族干部和工人学习。现在已经培养出六十多名操作熟练的藏族人民第一代工人,有的牧民成了工农牧业技术上的多面手。
灯塔人民公社在开展多种经营以后,各行各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过去抛掷满地的兽骨,现在被骨粉厂利用起来;动物油作成肥皂,肠子制成肠衣。反过来,工业又支援了农牧业,生物药品厂制成八百多斤土霉素,每只羊羔每天吃一两,十天即可多长四斤肉,对牲畜渡过瘦弱关起了一定作用。农牧工具修配厂和化肥厂供给的大批产品,基本上满足了农牧业的需要。畜牧业和农业也是相互促进的,在今年春耕中,牧业上供给农业一亿五千斤畜粪肥料,去年农业供给牲畜饲料、饲草一百多万斤。由于有了肥料的保证,今年一万亩新垦荒地计划亩打三百五十斤,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而且将有大批余粮卖给国家。也为牲畜净增35%以上的计划创造了条件。而工业今年将给公社上缴利润十五万元。
工农牧并举,使河卡草原大大改变了面貌。曾经是逐水草而居,年年月月飘泊在草原上的人们,正快步追赶着先进民族。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上,正展开绵羊催情复配,大搞一年两产。今年计划牲畜净增数,光绵羊一项将比大跃进的1958年多出一万五千只。农业生产,正在紧张备耕,在新垦的土地上忙着运肥、浇春水。草原上,不久还要建起造纸、发电等工厂,现已开始积极备料。
(赵淮青)(附图片)
灯塔人民公社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牲畜饲料和农作物的耕种面积。 赵淮青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