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2阅读
  • 0回复

船工的创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7
第6版()
专栏:

船工的创造
鱼肚船
乐山造船厂老工人冯顺和创造的鱼肚船,是四川省目前水力运输上最优良的船型,吃水浅、载运量大、分水力强,过滩安全稳当,不受航道限制。
这种船是在原有船只基础上改制的,制作简便,只在船舷两边加上鱼肚形的“护笼”(就是合板),以增加船只的浮力就行。护笼的长度,从龙枋头起,到后脚窝止,逐步向外伸延,成为弧形。高度从下面铺杆起(即空船的吃水线以上),逐步向外倾斜到七十度与船面相平。护笼的宽度要以船只和航道条件来决定。改一只鱼肚船,只增加零点六立方公尺木料、一点六斤铁钉、零点六斤桐油,而载重量能提高60%以上,每吨货运输成本能降低80%。
土灯标
夜航简易土灯标是滩多流急的渠江木船工人创造的。这种土灯标是用竹子或木料制成的三角形底盘,上面安上椎形支架;支架悬挂一个带颜色的玻璃油灯,作为标志。把这种灯标设置在漕道的两侧和明暗礁上,便可以指示航行。一只土灯标的成本仅值两元左右,每晚耗油二两到三两,但可以使航运效率翻一番。
三节船
三节船的外形与一般木船一样,但是可以拆开分为三节;下水作木船的拖驳用,上水拆开装在主船上。按配额,一只船可节约三个劳动力。
这种船分前、中、后三节。前后二节构造一样。连接的方法是用两根压筋,分别卡在前后节的接头处,然后以螺丝钉旋紧。
缆车式水力绞滩机
缆车式水力绞滩机是绵阳港造船老工人唐天文创造的。这种绞滩机不用人力操作,完全靠水力,消灭了几千年来拉船过滩时的强烈的体力劳动,比原来人力拉滩,可以提高工效十倍多。
这种绞滩机大部分是用木头制成的。在滩头上安装一个牢固的滑车,用一根比滩长一些的鍖绳或纤藤,通过滑车,两头各拴一只带有阻水箱的小船。过滩时,把行船拴在滩口下的小船上,把滩上小船的阻水箱放好,小船便被急流猛向滩口冲击,把滩口下的船迅速拉上来,两个小船一上一下交叉操作。滩愈陡、愈长、水流速愈大,行船上滩的速度也就愈快,效率也愈高。(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