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多九公的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7
第8版()
专栏:

多九公的话
柳笛
“镜花缘”中讲过一个故事:林之洋要他的妹夫唐敖去摘名叫“万味核”的果子,他满以为唐敖吃了“蹑空草”能够一跳五六丈高,虽然果树高达十几丈,一跳再跳就可以把果子摘到手了。结果相反,唐敖向空中一窜之后,再一窜就跌下来了。多九公在一旁看出了问题,他说:“你在空中要朝上窜,两脚势必用力,又非脚踏实地,焉有不坠?”多九公的话讲明了一个道理:办事情要脚踏实地,唐敖栽跟斗的全部教训就在于“非脚踏实地”。
在现实生活中,像唐敖一样因为没有脚踏实地而栽跟斗的人是不少的。现在,人们正在继续大跃进,力争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的生产计划。要摘果子,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可是怎样才能把果子摘到手,看法和作法却各有不同。有些人脚踏实地,鼓足干劲,猛力一跳,果子举手可得;也有些人脚在半空,虽有干劲,却用不到得力的地方,结果扑空。
最近,我到密云水库参加了一个月的劳动,那里的劳动竞赛搞得热火朝天。竞赛中有段发人深思的插曲:一个棒小伙子队和另一个身体较弱、女同志较多的小队展开了挑战应战,比赛谁挖运的土方数多,完成任务好。看来,这场竞赛的胜利必然会落在棒小伙子队的手里,可是事实相反,优胜红旗却被那个体力较差的小队夺了去。为什么呢?因为后者在竞赛中做了深入的思想动员,充分估计了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制定了可望而又可即的计划指标和切实可靠的措施,想出了许多巧干的办法,稳扎稳打,干劲越鼓越足,生产成绩越来越大。那棒小伙子队却不管这些,他们凭着“一人能顶你两个人力气大”,自以为胜利在握,单凭一股子劲头猛干,并不研究如何保证计划指标的实现。结果他们订的指标过高,一开始就没有完成计划;出师不利,伤了元气,以后的成绩忽高忽低,等认识到这样干下去不行的时候,早已名落孙山了。这里,一胜一败,说明讲究脚踏实地是何等重要!
要“脚踏实地”,首先要有老实的态度。我们都记得毛主席的一句话:“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态度不老实,胡蹦乱跳,自然不能脚踏实地。“实地”也就是指的现有的工作基础、客观实际和客观可能性。我们做事情、订指标,都要从实际出发,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一定去做,能做多少就是多少,要少说多做,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得太绝,把事情规定得太死,说多做少,浮夸不实。主观认识和客观情况一致,是做好工作的一个先决条件。脚不沾地,脱离实际,只从主观愿望出发,自然要像唐敖摘果子一样从半空中掉下来。
善于脚踏实地的人,做起工作来总是步步深入,越做越细。他们遇事具体分析,计划周到,考虑全面,办事情件件有安排,事事有着落,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指标切实,措施有效;是十分指标就用十二分措施保证它落实。这是一种可贵的科学态度,是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任何事情一经调查研究、算细账,就变得实在起来了。走路步步落地,办事情件件落实,这样,才能有进无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脚踏实地,这是个对待事物的态度问题,也是个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问题。如果有些同志把脚踏实地误解为踏步不前、因循保守,那就大错了。脚踏实地永远离不开革命干劲,“落实”并不是“落后”。在革命的里程中,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勇往直前,眼睛看着前方,一步一步地向胜利走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