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制订指标措施要同群众商量 临川湖南公社包产指标经过议论在群众中生根 桐城和郫县红光社群众尽情讨论寻求密植规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8
第3版()
专栏:

制订指标措施要同群众商量
临川湖南公社包产指标经过议论在群众中生根
桐城和郫县红光社群众尽情讨论寻求密植规律
本报南昌17日电 江西省临川县湖南人民公社充分发动群众讨论和修订包产指标,使包产指标定得既积极可靠,又有超产余地,从而真正在群众中落脚生根。
湖南公社最近以生产队为单位就包产问题开展了一次民主讨论。讨论的原则是:第一,以去年的实际产量做为今年包产的基础和依据。第二,总结去年生产的经验教训,摸清今年的增产条件和措施。最后,把田亩划片分等,确定今年各生产队的计划产量,并以低于计划产量的10%到15%左右作为包产产量,以使各生产队经过努力以后可以超过、有奖可得。由于这样,从干部到群众都感到真正是“千斤担子万人挑了”,事事都非常认真。如春光大队去年由于精耕细作稻谷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八百八十斤,是历年来未有的丰收。今年原订粮食包产指标要求再翻一番。在这次讨论时,大多数社员认为,去年产量已经快翻了一番,今年增产潜力虽然还很大,但要再翻一番有困难。另外少数社员还存在着增产到顶的思想,主张仍以去年的实际产量作今年的包产指标。因此,人们对今年能不能增产、能增产多少,展开了热烈争论。争论的结果,各生产队都肯定了以下几个主要增产条件和措施:一、去年有部分远田瘦田施肥不足,而今年的肥料普遍比去年积得多施得多,并且现在还可以继续积肥造肥,从而能争取更加平衡地增产。二、去年密植有的不够合理,今年推行了合理密植,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单株产量。三、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争取今年全部不出三类苗。四、细收细打,避免浪费。据此,各生产队大多数社员的共同意见:今年比去年每亩再增产40%—50%是可靠的,不会赔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生产队又选出有经验的老农协同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对田亩进行评比,划片分等定产。最后分别确定了今年的生产指标和包产指标,包产指标比生产指标稍低。这样,社员都非常满意。(马钟明、吴刚健)
本报合肥17日电 为了争取今年早稻更大丰收,桐城县发动群众总结了去年密植的经验,进一步因地制宜实行合理密植。
早在早稻育秧以前,桐城县就在各区、乡、社层层召开干部会议、社员会议,用回忆、算账的办法总结去年密植经验,研究今年如何进一步合理密植。在总结中绝大部分干部和社员都认识到,去年早稻获得大面积丰收,实行合理密植是重要原因之一。去年早稻98%是插三乘六寸的规格,密植得合理,因而达到块块丰收,队队丰收。去年晚稻中有少数田插的是一乘一寸、二乘二寸、一乘三寸、或二乘四寸,由于插得太密,产量就不高。鲜明的对比,使很多社员得到深刻的教育,他们说:“一定要密植,但是密植一定要合理。”在总结讨论中,有些人只片面地看到去年少数密植不当,因而减产的事例,就认为密植不好,不同意今年再搞密植;有些人认为密植太费工、太费肥,要求今年密植不能搞得太多;也有少数人只片面地看到成绩一面,主张越密越好,希望今年再密一点。根据这些情况,各地在总结和讨论中着重批判了那些不赞成密植的保守思想,同时也批判了那些认为越密越好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充分讨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桐城县委根据各地情况,吸收去年密植经验,决定今年因地制宜地实行合理密植。全县四十五万亩早稻和四十万亩晚稻的密度,大部分实行经去年各地证实了的产量最高、最可靠的三乘六寸的规格。现在全县四十五万亩早稻已基本插完,其中三乘六寸密植占90%以上,二乘五寸和三乘五寸密植将近两万亩。目前全县各地人民公社已转入田间管理,各公社和生产队还根据本地情况订出了具体的管理办法。
本报成都15日电 四川郫县红光人民公社第二耕作区,用组织全体社员摸经验、找规律的方法,讨论水稻密植问题。经过讨论,他们已按照土壤肥瘦,栽插先后,订出各种不同的密植规格。
人们都承认水稻密植比“稀大窝”好,但是,到底应该多密多稀才算恰到好处,保证增产呢?大家的说法不一。为此,红光公社第二耕作区党支部采取了民主讨论的方法,把各队有经验的老农,和勇于接受先进技术的青年,以及一般中年农民,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各舒己见,尽情讨论。
讨论时,大家都认为应该根据每块地的土壤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密植。老农刘海洲说:种庄稼要看天、看地、看工夫,去年同样的土,每亩密植三万窝的,收成很好,可是按“满天星”十万窝的栽法,就减收。他认为今年仍旧应该保持三万窝的密植规格。一些青年农民同意了刘海洲的过密不好的说法。但是,认为应该看到今年肥料、除虫、技术等条件的改善,还是可以比去年再密一些。讨论的结果,大家都同意要把老经验和新技术结合起来,并且把田亩排队,具体规划出每块田亩的合理密植规格。
通过群众的详细调查,他们把全耕作区的九千六百多亩耕地,分作五种类型,即油沙田、泥田、二泥田、冷浸田、下湿田。然后根据省委的指示,结合当地具体条件进行密植。例如,油沙田土壤最肥,具有热性,秧子栽下去肯发兜,因此宜栽稀些,他们采取了三乘六、三乘七、每亩三万窝以上的密植规格。土壤比较冷浸,要薅过二道秧泥土才软的冷浸田,秧子不大容易发兜,可以栽密些。据此,他们采用了三乘七的双行条栽规格,每亩栽四万五千窝左右。为了不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这个耕作区对和密植有关的种子、肥料、防治病虫害、栽种季节等,都合理地进行了安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