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让大家都来议论密植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18
第3版()
专栏:

让大家都来议论密植问题
曾志
正在春播、夏收、准备夏种的大忙时期,许多人民公社的干部和社员都在大谈特谈密植问题。这证明人们对这个问题很重视、很关心。为什么要大谈这个问题呢?第一、从生产季节来说,播种正是春季生产的中心,要播种,自然就会涉及种多种少、种稀种密的问题。第二、从实行农业八字宪法来说,在去年已经深翻了土地,今年的水利条件已有进一步改善,肥料、种子等备耕工作又作得比去年更细致、更充分以后,“密”字在增产中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第三、去年有许多地方因合理密植而增产,也有极少数地块因密植不合理而增产较少甚至减产,人们取得了极可贵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年的生产中自然要很好地参照这些经验和教训行事。因此,究竟怎样实行“密”字,自然便成为当前人们注意和议论的一个中心了。
关于密植,群众中究竟有些什么意见呢?只要每个干部留心,大约都可以听到这样几种意见:有一部分人坚决主张密植,并且认为愈密愈好;有一部分人则主张稀植,认为密植要减产;还有一部分人肯定密植可以增产,但是觉得太密了也不好,究竟要多密才算合理,他们之中有的人有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得到的经验,有的人则拿不定主意。这些意见,大体上代表了青年、老年和中年农民对密植问题的看法。青年农民缺少实际的生产经验,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感觉比较锐敏,勇于接受新技术;因为缺少实际经验,又带有一点盲目性。老年农民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但是多年来小农经济的影响,稀植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使他们对新技术又有一定程度的抵触。中年农民有一定的生产、生活经验,也受了一些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处理问题、接受新事物时较青年人谨慎,反应没有那样快;但是,由于他们受旧的影响较老年人为少,所以他们又比较容易接受新技术。可以说,这三种人都各有短长,领导者的责任就是把三者的长处完善地集中起来。
密植既然是今年能否增产的关键问题,关系到公社每个人的生活和国家的建设,当然应该让所有的社员群众都来发表意见,特别是要让各有特点的老年、中年、青年人都来发表意见。让这三种人聚于一堂充分发表意见,对于领导来说,既可以防止因只听某一部分人的意见而产生的片面性,又可以启发领导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使领导干部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汲取到对工作、对生产有益的东西,集中起来,正确地领导群众实行合理密植。这对于提高领导水平大有好处。对于群众来说,也可以通过研究议论,互相受到教育,互相取长补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