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实现区域自治带来繁荣幸福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飞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20
第6版()
专栏:

实现区域自治带来繁荣幸福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飞跃发展
据新华社昆明19日电 本社记者田良耕报道:云南省少数民族在祖国大家庭内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之后,社会经济有了飞跃发展。
云南境内少数民族共约六百万人,分属于二十一个主要民族和六十个民族支系,一部分有比较集中的聚居区,一部分杂居在全省各县市。解放前,各个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内地四百万少数民族已进入封建社会,边疆二百多万少数民族尚处于封建初期或更原始落后的阶段。从1953年起,云南省便有计划地开始推行民族区域自治。通过各项工作,贯彻了党的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团结,培养了一批民族干部,然后经过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协商,人民群众的充分讨论,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现在,全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已基本上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共建立了八个自治州和十一个自治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0%。内地的四百万少数民族和汉族一道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且于1958年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依据各个民族发展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从1955年起,一百七十万人口的傣、哈尼、拉祜、藏、彝等民族地区,先后采取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特权、高利贷、地租等剥削。紧接着,各自治地方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有的地区已试办人民公社。在阶级分化尚不明显的景颇、佧佤、傈僳等民族约六十万人口地区,现在已普遍建立农业社和试办了人民公社,逐步地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在去年大跃进中,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工农业生产都蓬勃发展。处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中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水田由1957年的三万九千多亩扩展到十二万亩,去年一年新辟的水渠相当于过去几百年来兴修水利总和的十倍。迪庆藏族自治州两三年前,全州70%以上农民连三个月口粮也没有,去年实现民主改革后达到了每人每年平均有粮食七百六十多斤。许多解放前濒于灭亡边缘的只有几千人口的少数民族,在党和自治地方的关怀下,获得新生。终年在原始森林中漂泊不定游猎为生的苦聪人已经安居乐业。原是刀耕火种,手工业尚末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边疆民族自治地方,都有了新兴的工业,结束了本民族没有工业的历史。云南边疆已有数百座钢铁、机械制造、农具、制糖、造纸、酿酒、电厂等工厂。其他文教、卫生、交通等事业都有很大发展,边疆少数民族贫困落后的面貌已有显著的改变。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得到党和国家的大力帮助,这是当地少数民族能飞跃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用于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经费,达五千多万元。国家银行还在边疆发放了一千五百多万元的低利贷款。党还派出一万多名外来干部到云南帮助少数民族建设边疆。(附图片)
云南傈僳族人民在怒江东岸碧罗雪山上新开的梯田
新华社记者 黄昌禄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