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田间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20
第7版()
专栏:

田间管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在作物栽培过程中,田间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1958年的农业大丰收证明了田间管理的极大重要性,因为很多丰产的土地是和加强田间管理分不开的。例如1957年种麦季节,黄河流域长期干旱,春季又连续遭受春旱、晚霜、吸浆虫、暴风雨为害,但是河南孟县在二十五万多亩冬小麦地上实行了“五肥、七水、三锄、五耙、两拔草”坚决消灭三类苗,并猛攻旱、霜、虫、雨四关,最后获得亩产五百斤的大面积丰产。又如江苏泗阳1958年植棉二十多万亩获得大面积丰收,除其他增产栽培措施外,在棉花生长期间进行追肥六次以上,最多达到十四次,治虫十到十五次,中耕除草十次以上,抗旱灌溉二次,另外还进行细整枝晚打顶以及后期排涝、防风、防霜等措施。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经验说明,只要多加一成工就能多收一成粮,因此,应当坚决贯彻“庄稼不收,管理不停”的原则。
田间管理的生理基础
田间管理的目的是在于调整作物各生育期的生理活动过程(如根系的增强,营养生长与发育过程相适应,光合作用的加强等等),给作物生育创造最优越的条件,也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以便发挥作物的最大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例如,要使小麦穗大粒饱,就须在拔节期给予足够的肥、水和阳光,那么,追肥和灌溉就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管理措施。为了提高块根或块茎的含醣量,应加强叶片内同化物质的转运,那么,根外追肥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使作物免于徒长,就应当在苗期给以氮、磷、钾适当配合的完全肥料,并调节灌溉时期和灌溉量,实行蹲苗,使麦类作物在表土下面的基部一、二节间不要过分伸长,从而减轻倒伏的危险。
不同作物各需要一套田间管理体系,其中有的是特殊的措施,如玉米、向日葵的人工辅助授粉,棉花的细整枝晚打顶,甘薯、花生的培土、压蔓、挂蔓和翻蔓,马铃薯的摘蕾、摘花,以及大部分中耕作物的间苗、定苗和补苗等,不予详述。本文仅就一般性的田间管理措施,加以讨论。
追肥和灌溉
合理追肥和合理灌溉是取得丰产的关键性的田间管理措施。特别要在苗期抓紧进行追肥、灌溉,给丰产打下稳固基础。1958年河南孟县取得冬小麦大面积丰产,就是依靠肥水措施,将三类苗提高为一类苗,一类苗提高为丰产苗的结果。追肥和灌溉是保证农作物充分发挥丰产效果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深耕和密植使单位面积上作物的植株数目大大增加,根系向纵深的吸收范围扩大,因此植株对肥、水的要求亦大为提高。如果不及时地供给作物生育各期对肥、水的要求,便不能达到健壮的生长和发育,获得最高产量。
追肥和灌溉不仅在苗期重要,在作物生育后期也非常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58年一千五百七十亩棉田平均亩产籽棉五百六十一点五一斤,比1957年增产一倍。在综合性增产措施中,铃期继续追肥和加强灌溉,对增加结铃率和铃重,均有显著效果。根据调查,后期施肥比不施肥可以多结四到六个棉铃(单株),铃重平均增加零点二七克;后期灌溉两次的单株结铃数比不灌溉的多四点二个,百铃重增加八十克,比灌溉一次的增加一点四个铃,百铃重增加六十克。
追肥应掌握分期追肥、看苗追肥和氮、磷、钾适当配合的三大原则。追肥要用速效性肥料,才能及时地为植物所利用,因此每次用量不宜过多,特别是速效性氮肥,一次用量过多,致使幼苗猛长,组织嫩弱,易于倒伏,比如每次亩施硫酸铵以二十到三十斤为宜。同时还要根据作物的生育各期对各种肥料的不同要求和幼苗的生长情况而进行追肥。稻麦等谷类作物一般按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和灌浆各期进行追肥。例如小麦,幼苗期除需氮肥外,还需要磷、钾肥,以增加植株抗寒性;分蘖期除需氮肥外还需要磷肥,使得根系发育良好;拔节期全面需要氮、磷、钾三种肥料,其中氮肥有助于形成大穗和多粒,钾肥使茎秆坚强,孕穗期也需要氮、磷、钾三种肥料,可使子粒多而饱满,这时磷肥对养分转化的影响很大;灌浆期需氮、磷肥,磷肥可提早成熟,氮肥对种子的品质有很大影响,适当施氮肥还可增加子粒的蛋白质含量。
看苗追肥是根据苗色的浓淡、斑纹杂色的有无或其他征象而定三要素的施用量或补充某种微量元素(关于施用微量元素问题,比较复杂,兹不多述)。水稻劳动模范陈永康在晚稻看苗追肥上曾总结出“三黄三黑”的经验,很有价值。具体掌握如下:分蘖期施肥后叶色变绿(第一次“黑”)到分蘖终期圆秆拔节前退色(第一次“黄”);大暑第二次追肥(第二次“黑”);到幼穗分化开始,叶又退色(第二次“黄”);立秋后进入穗分化期第三次追肥(第三次“黑”);到出穗前三—五天叶色又转黄(第三次“黄”)。这样追肥使晚稻出穗整齐,茎秆组织坚硬,不易倒伏,反之,如出穗前叶色仍浓,则出穗延迟、且有倒伏危险。
追肥必须与另一重要的田间管理措施,即合理灌溉,紧密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肥料。
灌溉可以分为水浇地灌溉和水田灌溉两方面。灌溉也和追肥一样,一般是以作物的各生育期对于水分的要求为依据的。例如马铃薯植株不同生育期的消耗水量不同。孕蕾初期消耗水量约为植株当时含水量的33%到46%,开花期为25%到35%,开花后二十天为10%到17%,雕萎初期为8%到17%。因此在孕蕾开花期应及时进行灌溉,如此期干旱,将招致严重减产。又如谷类作物浇返青水(冬季作物)、拔节水、抽穗水、扬花水和灌浆水等。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与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于1955—1958年合作试验的结果,冬小麦进行冬灌能平抑地温、积蓄水分,使麦苗良好越冬;返青至拔节是小麦穗部形成时期,此时土壤水分充足能促进小穗分化,对麦穗增大起良好作用;抽穗至灌浆期灌水,能使籽粒饱满,产量增高,但应控制水量,以免引起倒伏。这一研究成果与群众的丰产经验,基本上是一致的。
除水稻外其他作物的灌水量,一般以保持土壤水分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到70%为宜。浇水方法应该掌握小水轻浇、勤浇、开沟浇,反对大水漫浇的原则。
在多雨地区,旱地排水防涝作业也非常重要,因为土壤水分过多,往往导致棉花的严重落蕾落铃,谷类作物的倒伏和早期枯死因而使籽实不饱满,薯类作物的腐烂或生理“硬心”,等等。因此,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土壤、气象条件和作物的具体要求,切实掌握排水工作。
水田灌溉方面,为了适应水稻密植的需要,近年来在灌溉技术上有很大发展。过去,水田一般都采用“长期水层灌溉法”,现在有些地区证明这种灌溉方法不如“浅水、湿润、烤田相结合的灌溉法”为优越。因为在水稻密植情况下,长期水层灌溉法往往因株间湿度太大,土壤温度低,发根不良,影响稻棵健壮发育易引起倒伏。田间调查证明,浅水湿润烤田灌溉法比水层灌溉法,稻棵间的相对湿度小10%到20%,昼夜温差较大,根的长度较长四厘米,根的分布范围小三点二到四点八厘米(说明这种灌溉法促使稻根向纵深发展)。这些,对水稻营养物质的积累,抑制徒长,防止倒伏,减轻病害,都是有利的。
中耕除草及其他
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中另一普遍性的技术措施为中耕除草。1958年各地丰产田对于中耕、除草都给予极大重视,有的提出“见草就拔,土紧就松”的跃进口号,一般进行中耕除草都在三到五次以上,有的多至十几次。对取得丰收起到积极作用。中耕的作用在于保墒、疏松表土增加土壤含气量,使地温容易升高,促进肥料分解,根部的生理活动加强,植株生育健壮。同时中耕也起到了除草的作用。一般作物的中耕深度,根据植株及根系的生长情况,掌握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的原则。在施肥、灌溉或下雨之后,土表板结,只要能下地操作,就应该抓紧时间进行中耕,既能保墒又能促进根系对于养分的吸收。对于高秆作物如玉米,麻类等中耕时将行间土壤培在茎秆基部,可以防止倒伏。
非中耕作物如小麦等在密植情况下如果除草有困难,可以应用除莠剂杀灭双子叶的杂草。在大跃进中,群众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创造,例如福建建阳创造土农药除莠剂,为密植后解决除草问题,指出了方向。
此外,农田的防霜、防冻、防风也是非常重要的田间管理工作,譬如防止早霜可以增加棉花霜前花的比例,使晚熟的谷类和豆类作物子实饱满,使块根作物的含醣量增高。防霜除熏烟等措施外,灌溉和镇压(冬小麦)也有显著效果。1953年华北地区冬小麦在拔节、孕穗期普遍遭受春霜为害,霜冻前,部分水地麦区采取灌水等田间管理措施进行防霜,未受损失;在霜冻后大部分地区立即进行追肥、灌水等措施,使得麦株原有潜伏芽迅速生长,重新分蘖,正常抽穗结实,一般仍有六、七成的产量,比之毁苗改种大为有利。因此,正确的田间管理措施,对某些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有预防作用,而且有减轻为害保证丰收的功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