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读画偶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21
第8版()
专栏:百花坛

读画偶感
竹音
小与大、多与少
宋人画册中,“长桥卧波”一画,尺幅小品,景物虽简,但给人的感觉是:咫尺千里,波涛浩渺,其艺术性并不低于宏篇巨幅;“耕获图”也是尺幅纨扇,却概括了农忙、丰收的情景,有来龙去脉,故事连贯,富有节奏感。也有寥寥数笔画出秋高气爽者。由此可见,作画可以小中见大,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但是,这是不是说,凡画“大”则必小,凡画“多”则必少呢?非也。过去,有不少画长卷,画大场面的,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代王盛烈的“八女投江”,场面越是复杂,主题越是鲜明,人数越多,重点越突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不仅如此,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面貌和人的精神状态,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在一次美术创作草图观摩中,有些画不适当的追求“大”,故意把画幅拉长,好像大才有气魄,为了“大”,东抓一把,西凑一勺,无选择的堆砌原始素材,既可以从这端把一些人拉出来塞到那端,又可以从那端把人物搬到这端,何主何宾、谁实谁略,缺乏有机的联系。结果,貌似伟大,而内容空虚,或貌似神离,空有躯壳,这种不适当的为大而大之风,不是一种好现象。
当然,为了表现我国伟大的现实生活,我们不但需要长卷巨幅,而且更需要艺术家像诗人似的豪迈豁达的思想感情。艺术家完全有自由在祖国辽阔的原野上,精力充沛地让感情骋驰,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日千里的社会面貌和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真实与美感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八字宪法,肥料当先”。为了增产粮食,人们不怕脏不怕臭,而夜以继日地想方设法积肥造肥,这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表现之一。这样的题材自然是值得表现的。但是,这也不等于说,可以照抄自然“如实描写”。有作者在画面上,表现一妇女手提马桶去倒粪,甚至连洗马桶的刷子等都画得非常细致,还有作者画群猪正在屙粪,人在候接。对于这样一些细微末节作逼真的刻画,叫人看后不禁引起条件反射作用,作者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人的思想感情和冲天干劲的描写,而突出了本来应该或者可以隐蔽的东西——粪、脏、臭。
艺术家是用艺术的语言,用美去感染和影响欣赏者的,那怕是画反面人物,也无必要去夸张那些与本质无关的令人作呕的东西,如果用丑、脏、臭这些东西,而不是用美感去影响观众,那就值得商榷了。在这里,不仅暴露了作者把应着重表现的对象本末倒置,而且也看出了作者与欣赏者的心理和愿望缺乏合作。我们传统年画的作者,对群众喜欢什么,忌讳什么这一点,是有深入研究的,我们应引为借鉴。
也许有人会说,你怕臭,是对肥料缺乏正确的感情,你这是打击表现积肥的积极性。如果这样提出问题,那实在是有不白之冤。我们可以看看:有一张木刻“积肥”也是表现积肥题材的,但是,他强调的是树林中来往忙着积肥的人的活动,那金黄的树叶和人流,把欣赏者领进了诗意的境界,犹如亲历其境,整个画幅的形象和色彩优美清新,通过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描写,吸引观众也想到那里去参加积肥。又有一幅“月夜送肥”的木刻,为了增加生产,人们在月光下忘我的劳动,车如流水马如龙,表现出人们在农业生产战线上的冲天干劲和热烈的气氛,它能鼓舞人的斗志,提高人的精神。
同是积肥作品,艺术效果绝然不同,问题在那里?(附图片)
耕获图长桥卧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